目前分類:老鄧和中東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天未破曉,我就摸黑起早,乘車疾走在沙漠上的公路,向利雅得的東面前進,目的是為了迎接大漠上的旭日。

利雅得位置在哈尼法谷地(Wadi Hanifah)的平原上,要看到日出東方,必須走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穿越達哈拉沙漠,經過山地,抵達另一邊的平原帶,才能夠縱目遠方,欣賞壯麗的日出景觀。

一路上,黃沙滾滾,山地連綿不絕,人跡罕至,只見被風化成奇形怪狀的峭壁懸崖,和平原上叢生的灌木和仙人掌,伴著一座座廢置的民房和放牧人的帳篷,呈現一片荒涼的景象。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雅得城內有處熱門旅遊景點,代表沙特的一段發展史。

我離開熱鬧的商業中心,跟隨著導遊先來到四方宮(Murabba Palace),它又叫執政宮(The Governor's Palace),始建於1936年,經過9年時間,到1945年才完成,這裡曾是開國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的王宮,因外形為四方形,所以得到此名。

經過政府的精心經營,四方宮周圍開闢成為30多萬平方米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歷史中心(The King Abdulaziz Historical Centre),中心外圍是植滿茂盛棕櫚樹的綠化帶,用來調節沙漠炎熱的氣候,又有防沙暴和強風的用途,使王宮不致受到風沙的損害。聽當地朋友講,每年5月是利雅得的沙暴(Sand Storm)季節,每當沙暴襲來,強風捲起沙漠上的塵土,舖天蓋地而來,剎時遮天蔽日,伸手不見五指,彷彿世界末日來臨,正是「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導遊表示,歷史中心最美的時候應該在晚上。當夜幕籠罩,燈光點亮,整座四方宮燈火通明,加上天氣又非白日的酷熱,因此許多旅客都喜愛夜遊此地,在迷人燈色下漫步。歷史中心由六個部分組成,除四方宮外,還有國家博物館、清真寺、圖書館、休閒大廣場,以及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歷史研究中心等,可說是集合了沙特的文化、歷史、藝術和宗教等,方便大家認識沙特與利雅得的發展。

文章標籤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所周知,麥加是全球數以億計穆斯林教徒心目中的聖城,我雖然心嚮往之,卻限於沙特國家的法令,無法進城參觀,實在是非常可惜。

這次我往返山區景點途中,曾兩次經過聖城。城外的路標寫著「非穆斯林教徒禁止進入(No Entry for Non Muslems)」,除阿拉伯文外,還加上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日文、韓文等其他6種文字,避免外國人士因為語言不通而引起誤會。

我有次在北京時,與熟悉當地的老朋友聊起,他說到沙特若想進入聖城、聖蹟等地方,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成為穆斯林,此外別無他法。穆斯林不僅可以無礙地進入麥加,還可以到大清真寺朝覲天房克爾白(al-Ka'bah)。

**由於此行無法進入麥加聖城內攝影,因而本篇中多數照片出自於維基百科


文章標籤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海新娘」吉達可說是紅海岸邊的一顆明珠。來到吉達,就一定要去看看紅海,探個究竟,到底她為何那樣「紅」?

在聖經的《出埃及記》中,公元前13世紀,猶太人的民族英雄摩西(Moses)帶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在茫茫紅海前停下腳步,後面埃及法老的追兵緊隨而來,正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危急關頭。但見摩西面向大海,高舉神杖,頃刻間一陣風把海水分開兩側,中間出現一條路,讓以色列人平安穿過。待他們走過之後,海水立即合攏,把後面追來的埃及士兵一舉淹沒在大海中。這聖經上的故事家傳戶曉,紅海自然也就添上一層神奇的色彩,更加「紅」透半邊天。

在地理環境上,紅海是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的狹長內海,全長約2200公里,最寬的地方為300多公里,平均水深為500米左右,然而最深處卻達到2200米。從它的西北面穿過蘇伊士運河,就可以直通地中海;南面的出海口則是水流湍急的曼德海峽,通過這險惡的海峽與亞丁灣相連。這條連起歐、亞、非三大洲的重要水道,自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鑿開後,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紅海為什麼叫紅海呢?是否海水呈現紅色之故?我帶著滿腹疑問,跟隨導遊登上遊艇,深入紅海尋訪內裡緣由。

文章標籤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臨海濱大道的酒店過了一夜,次日起來,我迎著清晨的海風,漫步在繁華的新城商業區。依海灣而建的海濱大道非常寬闊,道路兩旁包括馬路上的分隔島都植滿棕櫚樹,像一把把大陽傘,將大道變身成一條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的濱海公園,路邊更擺放不少具有阿拉伯風格的雕塑品,充滿藝術氛圍,並蓋起許多涼亭,方便遊人休憩乘涼。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抵是目前並非朝覲季節的緣故,入境旅客不多,我也未因為身分非伊斯蘭教徒的關係而受到刁難,只花了廿多分鐘,就順利通關了。

走出機場,迎面撲來一股熱流,雖然是清晨時分,氣溫已達攝氏28度了。前來接我的司機表示,11月剛好是冬季開始,氣溫比10月時的秋季低得多,而且吉達臨近紅海,氣候溫和宜人,是旅遊的好時節。

回市中心酒店的公路上,未見擁擠繁忙的交通,林木甚少,散落在兩側的民房疏落,卻見到不少藝術雕塑。進入市區前,一座大型地球儀印入眼簾,這座如地標的球形塑像,在夜晚會點起彩燈,非常亮麗,是吉達的市區景點之一。沙特政府不想把國家的經濟全押在石油產業上,近年已經開始著手發展旅遊業,除部分伊斯蘭的聖地古蹟不對外開放,更多城市都將歡迎世界各地的旅客。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台灣稱為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展開一場高調的亞洲之行,已陸續到訪馬來西亞、印尼、文萊、日本,3月15日則來到中國展開為期3日的訪華行程。

此行的陣仗十分龐大,非常引人注目,代表團共有1,500人之多,行李逾500噸,其中還包括兩部讓國王走出機艙便可以搭乘下到地面的鍍金自動電扶梯。據稱在東京訪問期間,代表團預訂了1200間高級客房,並以數百輛豪車代步,著實令人大開眼界。

在中國訪問也深受矚目和期待。中國是沙特最大的出口國及進口國,雙方經貿往來頻仍。沙特目前致力於經濟轉型,不希望將全國的經濟押在石油產業上,此次的來訪,相信無論在石油或非石油領域上,都將推動與中國更進一步的合作。

很湊巧的,去年11月秋末冬初,我也才剛經歷一段「沙漠之國」沙特阿拉伯的旅程。沙特阿拉伯位於世界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Arabic Peninsula),半島在亞洲和非洲之間,總面積約300多萬平方公里,半島上共有7個主權國家。我從2012年開始,就頻密往返半島,還甚至在迪拜(杜拜)建立了我們公司的據點。除此之外,我分別到過阿曼、卡塔爾(卡達)、科威特。去年的炎夏7月,更前往約旦安曼,獨闖紅岩峽谷的玫瑰古城佩特拉,還漂浮在美麗又神奇的死海上。這樣算起來,半島上的7個國家,我已旅遊過其中5個,餘下的兩個是沙特阿拉伯和也門(葉門)。

由於也門近年內戰連連,政局動盪不穩,暫時未被我列入行程內,所以此次半島行就只有沙特阿拉伯這個伊斯蘭教的發源聖地了。

文章標籤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杜拜、阿布札比、多哈都有濱海長廊(Corniche),科威特城也不例外,長達十公里,是城中最長、最寬的海濱綠化帶,沿路隨處可見各地美食餐館和咖啡廳,傍晚時更是人們乘涼觀賞日落景色的好去處。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突然揮軍入侵科威特,僅僅用了14個小時就把整個國家佔領下來,二次大戰後世界最大的局部戰爭就此揭開序幕。
 
當年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台灣譯為薩達姆‧海珊)藉領土和石油之爭,未理會西方聯國的交涉,挑起戰爭,結果翌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向伊拉克發起空襲和地面戰爭,用了42天就把入侵的伊軍趕回老家,結束這場「海灣戰爭」(Gulf War,或譯作「波斯灣戰爭」)。
 
我從多哈轉到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Kuwait City),繼續阿拉伯半島四國的最後一程,以14個小時的時間把這座城的內外一次遊遍。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入夜的多哈相當迷人,濱海大道對面的新城區大樓林立,燈光璀璨,把阿拉伯灣照得通明。木漁船(Dhow)掛上彩燈,與岸上互相輝映,夜景絲毫不遜台灣高雄的愛河。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Angela是我在多哈的導遊,她來自嚴寒的東北哈爾濱,真是世事弄人,偏偏來到了如此酷熱的沙漠國家──卡塔爾 (Qatar,台灣譯為卡達)。
 
我對於這兒的初次印象,首先來自卡塔爾航空,它被評為世界最佳的航空公司之一,我親身體驗,搭乘往返多哈,不但設備豪華,服務更是體貼周到,的確是名不虛傳。
 
另一個深刻印象並非遊覽的風景或市貌,而是「移動帳篷(Moving Tent)」。我在多哈市中,經常遇到穿著黑袍、面蓋黑紗、戴上黑手套、穿上黑襪黑鞋的當地婦女,寬闊的黑袍大袖遮掩了她們的容貌形態,彷如一座座會到處移動的黑帳篷,所以我稱其為「Moving Tent」,並無取笑之意,只覺得當地陽光炙烈,穿著吸光的黑色,難道不會更覺得炎熱難捱?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前往卡布斯蘇丹大清真寺的路上,導遊向我講了很多關於阿曼人的風俗習慣:阿曼人性格開朗、熱情好客,視款待客人為無上的光榮。不過幾天的旅遊,我已經可以體會到他們喜歡交友。許多人在路上擦身而過,都會主動跟我打招呼。獲知我來自香港,偶然還會冒出一兩句不純正的中文,像是「你好」、「謝謝」等,雖然逗笑,卻又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善意。
 
遇到正式的社交場合,阿曼的男人習慣穿無領長袍、頭戴白帽、腰上佩戴「新月彎刀」一類的飾物;近年來,女人也逐漸開始走向開放,從面紗到服飾都跟鄰近的阿拉伯國家略有不同,導遊說她們喜歡艷麗的服裝搭配金銀首飾。不過,導遊還是建議我未徵得同意之前,最好不要替她們拍照。
 
導遊非常健談,甚至還提到阿曼人「視牛為寶」的風俗。他說阿曼人對牛特別照顧,除餵草、刷毛等,還會加餵高級飼料,如魚乾等。更有甚者,他們會早晚向牛「問候、請安」,讓我乍聽之下感到莫名其妙。深究其中原因,原來阿曼人居在沙漠山地,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羊、馬、牛和駱駝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牛不僅可做耕田和運輸之用,奶和肉更是重要的食物之一,所以非常寶貴,更需要好好「呵護」。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阿拉伯半島上,阿曼是唯一擁有沙漠、山地、海灘和綠洲等自然景貌的國家,而且資源豐富,擁有金、銀、銅、鐵和煤等多種礦產。不僅如此,它還有悠久的歷史,至今仍保留古阿拉伯文化的城堡和古蹟。
 
經過第一天的海灣遊,欣賞日落阿曼灣的美景後,餘下來的行程,我轉向山地、城堡和綠洲,探索這個最具阿拉伯文化的古國。
 
馬斯喀特屬於天然港口,原意是「下錨之處」(Place of anchorage),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近百多年來,曾經被葡萄牙人、波斯人和英國人先後佔領和統治過,歷盡滄桑。如今雖然是首都和政經文化中心,卻保持得很質樸低調,未如其他半島國家般豪華摩登,城內的主要商業大道遍植綠油油的草坪和樹木,這一條蔥郁的綠化帶為城市增加了美感!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阿曼(Oman)的全名是阿曼蘇丹國(The Sultanate of Oman),被稱為是「乳香之國」,我未到這裡之前,對它的認識非常有限。

我才從杜拜飛到阿曼首都馬斯喀特(Muscat),一踏進入境大堂後,馬上就領教到何謂乳香,接下來幾天的旅程,到處都聞得到這種著名香料的撲鼻香味。
 
當我搭車前往馬斯喀特城郊的酒店途中,從司機口中得到更多關於乳香的知識。原來乳香是由一種乳香木產生的樹脂,風乾後變成淡黃色,氣味清香,古時候多用在宗教儀式上,燃燒乳香會產生香煙繚繞的神秘氣氛。當地人還喜歡把它當成口香糖,放在嘴裡咀嚼,有清爽提神的感覺,他也打算送我幾顆品嚐,不過我未敢一試,只好婉拒他的好意。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Jul 23 Mon 2012 09:53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和Richard在奢華的阿拉伯式皇宮渡過難忘的一宵,實現了當一夜酋長的夢想。第二天,開始進行市內觀光,逐一認識阿布扎比這個城市。
 
今日,阿布扎比已擠身世界大都會之列,除了擁有延綿千里的海岸線和美麗的沙灘外,其餘地方和其他大城市沒有太大區別。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最大的國家,實力雄厚,石油的蘊藏量佔全國90%以上,近年每遇到金融海嘯,很多國際大企業甚至連政府都期待他們出手相救,解決燃眉的財困。我與Richard來到阿布扎比,這兒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四處充滿濃濃綠意,城內的6線車道上,兩旁種植了棕櫚樹,連中央分隔島都種滿花草樹木,綠化程度較杜拜更勝一籌。

導遊小胡曾講過,在這沙漠中,每棵樹每年起碼要花費3000至6000美元來維護保養,這樣算起來,政府用在綠化環境的金額可真是難以估算了。舊日的荒漠轉變為今日的綠色天堂,真是不可思議。
 
來到阿布扎比,不可思議的事物多的是。我們先到「超七星級」的阿布扎比酋長皇宮酒店(Emirates Palace Hotel Abu Dhabi),這座氣派的酒店原本是位於海濱的國會大廈,後來請到英國名設計師約翰‧埃利奧特(John Elliott),耗資30億美元打造完工,在2005年開始營運,將不可一世的杜拜帆船酒店氣焰壓了下去。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們結束公務,離開了杜拜,按原訂行程驅車前往與豪華杜拜有著強烈對比的沙漠,尋找「沙漠中的天堂」。
 
離杜拜45公里外的艾哈瑪酋長度假村(Emirates Al Maha Resort & Spa)是一家另類的七星級度假式酒店,位於杜拜沙漠保護區(Dubai Desert Conservation Reserve),目前是中東地區最大的酒店,佔地225平方公里,幾乎是全杜拜土地的5%。
 
杜拜沙漠保護區屬於魯布哈利沙漠(Rub Al Khali)的範圍內,魯布哈利沙漠是一片無邊無際的空曠大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之一,橫跨阿曼、阿聯酋、也門(葉門)和沙特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四國的領土,被形容是「空域沙漠(Empty Quarter)」。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我與小胡聯袂前往沙迦(Sharjah),它是阿聯酋第三大的酋長國,距離杜拜最近,一般行車只要45分鐘就可到達。
 
這天並非假期,卻見到從沙迦往杜拜方向的公路上形成一條長長的車龍,交通非常壅塞,小胡替我解開疑團:原來近年杜拜發展迅速,房價、物價飛漲,很多外地人選擇住在沙迦市,寧願每天開車通勤上班,所以才造成塞車現象,沙迦已逐漸變成杜拜外郊二線城市。
 
「沙迦」就是「升起的太陽」的意思,它東臨阿曼灣,西靠阿拉伯灣,是中東地區的重要港口,在阿聯酋七個酋長國中,沙迦依舊保留傳統的伊斯蘭風俗習慣,未被西方奢華文化侵入,從公路上見到兩側的房屋少有現代的高樓大廈,都是阿拉伯風貌的低矮平房,還有很多建築外貌相近的清真寺,其中的差別在於塔樓數量的不同,有的只有一座塔樓,有的則多達4座,代表該清真寺的財富多寡。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繼十年前的帆船酒店後,2010年1月杜拜再創新猷,在新杜拜區建起一座目前全球最高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它原名杜拜塔(Burj Dubai),卻被金融海嘯沖擊得連名字都保不住,外資的撤走讓杜拜被迫把高塔轉售給阿布扎比(Abu Dhabi,台灣譯作阿布達比)酋長國,並以其酋長的名字哈利法命名。同時,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的杜拜世界群島工程也被迫擱置,這都是富有遠見的酋長領袖所始料未及的。
 

  
然而,經過短短三年,杜拜又重現生機。根據此行所聞所見,發現很多建築工程再度上馬,繼續展開原本的城市規劃建設,酋長領袖們依然信心十足,鴻圖大計也為投資者燃起對於未來的無限想像。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