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夕照寺中有一家私人雞血石博物館,這天應北京市政協的黃承祥主席邀請,與燕子一起到館內參觀。
 


顧名思義,博物館以收藏中國「國寶」──雞血石為主,不僅有雞血石的印章、雕刻擺件、首飾等,當然更陳列了各種雞血石石種,應有盡有,稱得上是雞血石博物館的第一家。

館主蘇晉雲先生親自接待,並為我們介紹館內珍品。蘇先生是何許人也?他是北宋書法家蘇東坡的第38代後裔,擅長書法、金石、篆刻、雕刻、玉石鑑證和金石文字研究等,是一名出色的當代藝術大師。
 
 
 





 
蘇先生的作品如其人:温文儒雅。在館內展出的藝術品更是件件巧奪天工,意境超凡脫俗,讓我們都大飽了眼福。

黃夫人在參觀後,即興做出一副對句送給蘇先生:「天人合一神來筆,才華橫溢馭東西」,讚譽他的藝術才華。

我也不自量力,把自家收藏的唯一一枚雞血石印章讓大師鑑定,也幸而獲得大師親口確認此枚是真品。雖然我的藏品與大師的藏品差之千里,不過有此機會親眼欣賞到館內珍藏,已感到「過目即擁有」的心滿意足。
 


雞血石是我國的「國石」,又被稱為「石后」,藏量非常稀少,只有在中國出產,最早是在淅江昌化玉岩山發現,後來又在內蒙古赤鋒市的巴林右旗發現。由於昌化雞血石開採的歷史已經相當長,產量愈來愈少。顏色鮮艷是昌化石的特點,內蒙巴林石的質地較細膩靈透,所以有「南血北地」的說法。

近十年來,陝西、甘肅、四川、湖南和雲南等地區也才陸續出現,但比起昌化雞血石的質地和顏色,卻是遠遠不及。

我們在館內互相交換對雞血石辬識的心得,也了解到雞血石的價值主要需注意3個要點:一鮮、二凝、三厚。

首先要看石的紅色,也就是「血」的部分,顏色的深、淺、暗都有不同的價值,其中以鮮紅為上品;其次則看血的形態,以凝聚不散為價值高的;最後是看厚度,要有層次、有深度、透入的感覺為佳。在所有的種類中,以「大紅袍」最為矜貴,因它全石染紅,六面環血。

其次才是分辨石的質地,是屬於剛地、硬地、軟地或是凍地。由於有不同的考究和分別,這就考驗專家的功力了。

雞血石的稀有深得收藏家的喜愛,現在價值已非同凡響,就連黃金都無法比擬了。
 














 
 博物館內還放置一雙鳳凰和鷹的大型翡翠擺件,在燕子好奇打聽下,館主才把其中與雞血石有關的故事「鳳凰滅蝗蟲,血灑玉岩山」說給大家聽。

傳說有一對鳳凰善良勇敢,為百姓滅去蝗蟲災害,把玉岩山變為樂土並定居下來,卻惹來鳥獅(鷹)的忌妒。鷹趁著雄鳳凰離巢覓食之際,突襲正在巢中孵育的雌鳳凰。最後雖在雌雄鳳凰合力下,將鷹擊退,雌鳳凰卻被啄斷了一腿,巢中的鳳凰蛋也遭到踐踏。鳳凰含淚遠走高飛,離開這個傷心地。然而,牠們的行為感動了天地。玉皇指派地藏菩薩將玉岩山上的鳳凰血點化成丹石,這就是雞血石的由來,所以它又有「鳳血石」的別稱。
 




事實上,從地質來說明,雞血石是辰砂與高嶺石、地開石、葉蠟石等多種礦物的共生礦石,形成約在1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流紋凝在岩中,琉化汞(朱紗)不斷在高嶺石和地開石間滲染所成的,與上面描述的傷感傳說可說是八竿子打不著。

然而雞血石的鮮紅色澤,恰好與我們中華民族崇向紅色的傳統文化相當契合,所以往往被奉為福石,能夠逢凶化吉、驅邪揚善、懲惡布愛。

至於雞血石的用途並不多,一般用在印章和雕刻工藝上。清朝歷代皇帝尤其喜用它來作玉璽和御用印章,中國領導人則時有用它來作紀念品,送給國際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