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上海浦東機場等候登機,我習慣在候機大樓到處逛,在免稅店尋求一些特別紀念品,也愛到書店找找有趣味的書籍,或者找一些新出品的電視長篇劇DVD 
 

“我們台灣這些年”這一本書,置放在機場書店顯眼處,我隨手翻閱一下,作者廖信忠是一個台灣青年,這書是寫給大陸同胞看的一封家書,自1977年開始,講述了30年來台灣的政治巨變,台灣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自1995年初踏寶島,至今不覺接近15年時間,在台灣的經歷,也有著很深的情感,一時間被這書的標題吸引住,馬上買回來閱讀。作者出生於1977年,那年正是台灣被趕出聯合國“風雨飄搖”的一年,他剛好趕上了,他目睹台灣30年來的變化,書中編者按介紹他寫這本書的起因;就是他從台北來到上海工作,工作兩年後,發現兩岸同胞之間存在不完全了解,還有著陌生,尤其是“大陸人在對台灣充滿熱情的同時,又對台灣全然的不了解”,因此,他決定寫這本“血濃於水”的書,把他的經歷告訴給大陸同胞;台灣這些年來究竟發生了甚麼。 
 

作者以樸素的文字,嘻笑怒罵地記述他對台灣發生的事情,我生長在香港,跟大陸同胞一樣,只是通過傳媒報章的報導,對台灣的政局,經濟的轉變,了解的都是皮毛片面,很多事還是一知半解,而書中每一章節的故事,就如一部濃縮的台灣30年的近代發展史,儘管他是以個人的觀點,但對自95年後台灣所發生的,書中故事情節也能引起我的共鳴,也是我較熟悉的。最有趣的是當中1978年《蔣經國繼任與十大建設》,文章節錄了一個開蔣介石的政治笑話:『當初有個政治笑話是這麼說的:蔣介石去世後,不可避免地在天堂遇見了“國父” 孫中山 先生,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孫中山非常關心“中華民國”的狀況,於是問老蔣--- 
 

           “我死後,‘中華民國’有沒有‘行憲’啊?” 
 

           蔣介石馬上回答:“有啊!有‘行憲’,有‘行憲’啦!”


          
孫中山又問:“那第一任‘總統’是誰?” 
 

           蔣介石回答:“是我。” 
 

           孫中山心想,老蔣一統江湖,確實當得,又問:“那第二任呢?” 
 

           這時老蔣不太好意思說還是自己,可又不太想說謊對不起“國父”,
  
          於是回答:“予右任
(余又任)。” 
 

           孫中山高興地說:“不錯不錯,書法家當‘總統’,文學治國。那第三任又是誰呢?”
 

           蔣中正腦筋一轉,機智地答道:“吳三連(吾三連)。” 
 

           孫:“嗯,輿論界有人出任‘總統’,也好。那下一任又是誰?” 
 

           蔣:“趙元任(照原任)。” 
 

           孫想了一想說道:“很好,語言學家當‘總統’。那第五任呢?” 
 

           蔣:“是……是趙麗蓮(照例連)。” 
 

           孫中山開心地說:“太好了,連教育家也做‘總統’了,真是越來越進步了。” 
 

這是個很典型的諷刺蔣家的笑話。 
 

其次,在台灣眾多的政治明星中,作者多次提到宋楚瑜,從1979年 宋 先生任“新聞局長”,“為美國與台灣「斷交事件」,以他英挺的形象,在記者會上發表了「嚴正立場」,自始一夕間爆紅,成為媒體寵兒”,至書本尾聲2006年時, 宋 先生再度出選台北市長,“強調是「政治生命的最後一戰」、「封刀之作」、「只做一任」等,喊得還是跟以前一樣熱血,還是最可惜在2000年『大選』時,他在台北還拿最高票,沒想到這次只拿到淒慘的五萬票而已,只占了總票數的4%,昔日的「政治金童」就如此黯淡地結束了三十幾年的從政生涯。”我覺得作者言下之意,是頗替 宋 先生不值,一個這樣有政治魅力、工作有魄力的政治人物,就在台灣這樣的政治紛爭情勢下倒下來。 
 

書中情節很有趣味性,難怪在今年的網民雜談中,已經出現超過百萬網民狂熱追看的的帖子,還對這個帖子說是“開啟了兩岸民眾之間交流的先河,讓台灣和大陸的溝通不再限於政治局面,而是回到兩岸最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來”。 
 

我很同意作者書本的結語:“我僅以自己這些文字獻給兩岸之間每一個最普通的讀者;不管歷史走向何方,生活還將前行,我們依然血濃於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