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五月登立山後,七月下旬我又飛到日本北面的北海道,追尋薰衣草的幽香。


 
近年來,我多次到訪北海道,總未有與薰衣草結緣,每次都錯過薰衣草花盛放的季節,此次日本的同事石野小姐密切注意「花期」,總算讓我得償所願。
 
此行目的地是富良野,這裡擁有富饒的平原和丘陵,氣候上也是四季分明。七十多年前,薰衣草自法國普羅旺斯移植過來,由於富良野剛好與普羅旺斯的緯度相當,經過日本人不斷的精心栽培,法國的薰衣草從此在這裡生根、茁壯和開花。日本人並進一步利用薰衣草,製造出很多旅遊噱頭,舉辦多樣化的活動,把薰衣草花綻放季節變成了旅遊觀光的旺季。
 
遊北海道的最佳選擇是自駕遊,不過團中除了我和Richard外,其餘三人都不諳駕駛,全程只得依賴我倆輪流開車,最終來到「東方的普羅旺斯」──富良野。
 
夏日的北海道並不炎熱,不過卻是脾氣古怪、陰晴不定。兩天的旅程中,前一刻還是滂沱大雨,繞過幾個彎道或穿越一條隧道後,卻見到一瀉千里的陽光。沿途驚喜地發現路旁野生的薰衣草早已遍地開花了。
 
提到活化旅遊觀光業,日本人真是充滿創意。北海道不僅有薰衣草的活動,在富良野一帶,還搞了不少人造景點。八十年代一套日劇《北國之戀》(台灣譯為《從北國來》)以北海道生活作背景,劇中畫面多次出現富良野漫山遍野的薰衣草花田,這些廣闊壯麗的景色深深觸動屏幕前的觀眾,更讓許多觀光客慕名蜂擁而至。
 
在我們的路途中,行經一家農家的咖啡廳前,就是1972年電視劇拍攝的場地之一,其中被稱為「Ken & Mary Tree」和「親子の木(Parent & Child Trees)」的根本只是三棵普通的橡樹,但經過觀光單位一宣傳,引得旅客都下車來瞧瞧到底是甚麼回事。
 
最後大家踏進富田農場(Farm Tomita),Richard說這家是旅客必到的薰衣草農場,主人利用斜坡山勢,栽植繽紛彩色的花草。只見一片片薰衣草農田全是綻放的藍紫小花,層層疊疊,迎風上下起伏,宛如藍紫色的波浪,非常壯觀悅目,花的幽香更撲面而來。












 
薰衣草是一簇簇的藍紫色小花,形態優美典雅,氣味幽香,有「香草之后」的美譽。在觀賞之餘,它的莖和葉還有醫藥功效,又可以提煉成香油、香精等。不過最吸引我的仍然是薰衣草口味的冰淇淋,配上北海道的牛奶,味道十分可口。




 
遊完天堂般的富良野後,接著卻來到登別地獄谷。地獄谷內有一個直徑約4呎的噴泉遺跡,叫做鐵泉地,屬於一種間歇式的噴泉,每分鐘都湧出3000公升的溫泉,噴泉附近受硫磺熱氣薰過,都是一片黃土,寸草不生,猶如地獄般的荒涼。















 
我們留在地獄谷旁的酒店渡過一宵,享受自由自在的溫泉泡浴,洗去兩天旅途的疲倦後,這才驅車返回札幌,結束了薰衣草之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