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半世紀前德國的巴伐利亞皇朝出了一位家傳戶曉的年輕君主──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II),他在位18年間(1864-1886)醉心於城堡宮殿的建造,在富饒美麗的巴伐利亞大地上先後建起三座美侖美奐的城堡和宮殿,包括新天鵝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林德霍夫堡(Schloss Linderhof)和赫連基姆湖宮(Schloss Herrenchiemsee),其中新天鵝堡由於外型如夢幻童話般,令年輕國王獲得「童話國王」的封號,新天鵝堡也成為旅遊人士的熱門景點。
 
新天鵝堡的所在地就位於全長350公里的羅曼蒂克大道(Romantische Strasse)終點小鎮富森(Fussen)上,小鎮距離慕尼黑約200多公里。因為此行時間並不充裕,我並沒有多花時間遊覽以伍茲堡(Würzburg)為起點的羅曼蒂克大道,只選擇了遊城堡。
 
那天我們從慕尼黑出發,乘車穿越典型的巴伐利亞小鎮農莊,一路上是樸實自然的田野風光,我們的車子馳騁在平緩丘陵的鄉間小路上,阿爾卑斯山山麓下的綠茵草地,散落一幢幢傳統半木結構、形狀各異的小屋,牛群在屋前屋後的草場上忙碌地活動覓食,即便冒著雨也不在乎,眼前一幅「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田野風景畫,儘管秋雨瀟瀟,也使我的心境開朗飛揚起來。









  
我們在Schlosshotel旁搭乘專用的登山遊覽車,直上城堡的觀景點。我站在一座懸空的瑪麗恩橋(Marienbrucke)上,橋下面是淙淙瀑布流水,隔著滿布茂密樹林的山谷,遙望那夢幻似真的童話式美麗城堡,它就是我久仰的新天鵝堡。












城堡白色的城牆猶如少女穿著潔白衣裙,傲然矗立在陡峭的岩石上。導遊Mr Eytan說從橋這邊先欣賞城堡的立體遠景,才能體會得到建築設計者的心思。路德維希二世一生迷戀音樂文化,酷愛建築城堡宮殿,新天鵝堡其實就是他把音樂文化和建築工程二者融為一體。他在年僅15歲時觀看過理查德‧瓦格納(Richard Wagner)的創作歌劇《羅安格林》(Lohengrin)後,中世紀騎士和天鵝的神話傳說便一直深深根植在他的心靈之中,除了與瓦格納結下一段難捨難離的情誼之外,歌劇中騎士、天鵝的舞台設計、佈景成了城堡的藍圖背景,設計城堡的靈感因此而來。




 
另外,城堡又叫做「聖杯之堡」,是根據神話傳說中,騎士們把耶穌基督在最後晚餐中使用過的聖杯,盛著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流下的血。我對這類的宗教故事不甚了解,邊聽著導遊述說,邊沿著綠意盎然的羊腸小徑直登上城堡。
 
待我走近城堡,細看之下,才發現坐落在湖邊的新天鵝堡原來是用石頭砌成,聳立雲端的高塔是城堡的主體,俯瞰四周是片遼闊的田園景色,遠處群山雲霧繚繞,旖旎的湖光山色,就像一幅美好的圖畫。




 



 
儘管這天並非假日,不過遊人如鯽,進入城堡參觀也要排隊輪候。堡內有分英語或德語的導遊,還要按時間票號進入,我不由佩服起德國人的做事認真有條理的工作態度。





 
由於城堡內不能拍照,我唯有藉著停留在城堡外圍的時間拍攝下富有傳奇色彩的城堡景致。年輕的設計家路德維希二世還未待城堡完全完工,就急不及待住進堡中。傳說當時遠在奧地利的表親茜茜公主特別請人製造一隻白瓷天鵝,送給城堡的主人,向他祝賀,於是路德維希二世就把此堡命名為新天鵝堡。我在堡中曾見到一隻美麗精緻的白瓷天鵝,未知是否為當年茜茜公主的賀禮。








 
一進入宮內,立刻就被舞台風格的設計所感染。我跟著導遊登上四樓的前廳,牆壁繪有西格德傳說的壁畫。受旅客讚嘆的廳室很多,如加冕堂皇位大廳(Thronsaal),裡面巨大的水晶吊燈,採用拜占庭式的風格。此外,各個廳堂都以浪漫傳奇的神話故事作裝飾,佈置得富麗堂皇,許多收藏的珍品以天鵝為主題,就連水龍頭亦是天鵝形狀。最後來到廚房,居然還有先進的熱水設備、自動迴轉的烤箱等。按Mr. Eytan介紹,路德維希二世這位設計建築師從來沒有上過建築設計課程,完全是基於對舞台音樂文化的熱衷,支持他多項驚人之舉。
 
關於這位君主的傳說不少,有說他建此堡是為紀念對茜茜公主的愛慕,他本來要迎娶茜茜公主的妹妹索菲公主(Sophie)為妻,然而在結婚前兩天就取消了婚約,之後終生未娶,無後而終。另一種說法則是他對於同性的瓦格納敬慕有加,建城堡是受瓦格納成名的舞台歌劇《羅安格林》的啟發。
 
無論事實為何,他一生建造三座城堡使得國庫消耗殆盡,最後被迫退位,還以患有精神病的名義被遷離城堡,住在斯坦貝格湖畔休養,改變住所不過三天之後,他和醫生便被發現一起溺斃非常淺的湖中,具體死因眾說紛紜,至今依然是個謎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