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是我每到北京的必經之路,它是聞名中外的「中華商業第一街」,已有700多年歷史,自元代開始,就已經是京城重要的商業活動中心,現在更變為一處集購物、休閒、文化、娛樂、餐飲、商務和酒店於一身的綜合性商業步行街,每天遊人如鯽,是一條活力十足的大街。
 
我記得喻輝小姐告訴過我,王府井雖然是物豐人旺的商業區,然而來逛的多是旅客和外地人,北京當地人卻甚少前往,皆因此處已變成一處旅遊景點,早非王府井從前的風貌了。


  
對於王府井的變遷,老北京人自然是瞭如指掌,但新一代的年輕人和外來客對它的歷史就不會太清楚。
 
根據國家大劇院的說法,他們一直希望能創作出一部大戲,來展現北京人深厚的精神底蘊與豪邁的民族氣節,讓觀眾見識住在皇城腳下的北京人擁有的胸懷氣度令人讚賞,重視大義的精神教人欽佩,亦宣揚他們個性本質上的勤勞、激情、堅韌、包容和樂觀。
 
經過兩年時間的精工細琢,國家大劇院終於在今年四月推出大型話劇──《王府井》,這部北京人的大戲十五場演出皆是場場爆滿,好評如潮。黃承祥夫婦多番向我推薦這齣非看不可的原創大型話劇。
 
今年中國的國慶節適逢話劇重新搬上舞台,我們也獲得黃主席邀請,同往大劇院觀賞演出。




 
《王府井》全劇分為四幕,當大幕拉起,故事從舞台旁的刻匾老人──匾爺開始,帶出王府井老牌帽店「祿頂鴻」掌櫃和少東佟壽春一家的經歷,把1910年到1948年這50年間王府井浮沉變遷的故事演繹出來。劇中不同的角色人物,正代表著大時代的轉變,例如王爺、太監顯示出封建皇朝的沒落,繼而是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接著面臨日本入侵,直到解放前夕的混亂局勢。
 
《王府井》裡面的商人們,彼此互相競爭,卻又有守望相助的精神。在民族大義、大是大非面前,大家更是團結互助,共渡困境,體現出老北京人的氣節和胸襟。
 
至於劇中的佟家則十分重視商德,秉持「客是天,要周全」,還要「守德、不守財」,這些家訓格言,極具啟發性和教育性。
 
這齣戲的演員們大多數是年輕一輩,我只看過或耳聞飾演主角佟壽春的于震、飾演太監喜爺的劉勁松,還有演出反派肖滿金而令人憎厭的戰衛華。演員們演出落力,讓觀眾追隨他們的精湛演技進入大時代洪流中,無法自拔。
 
搭建的佈景和人物服裝等都非常考究,無論是帽店、酒樓的實景,或穿梭來去的酒樓跑堂、黃包車車伕,甚至還有貝勒爺和格格等,重現北京的過往景況,令人彷彿挪移了時空,身處其間。
 
話劇還很細緻地提及過去北京發生的小事,例如袁世凱當年為了報答英國佬的幫忙,曾把「王府井」街名改為Morrison Street。而像是火燒王府井、爭地盤的故事,或許會勾起老北京觀眾的回憶,可惜對於我這類的外來人士,或是年輕一代,卻不易引起太大迴響,感同身受。
 
另一個可惜之處,就是話劇本身得將50年間的歷史濃縮為150分鐘的演出,情節的銜接或有不足,有時讓人略感突兀不解,建議可以增加文字旁白,讓觀眾能夠對劇情更加了解掌喔。
 
據說這部話劇還只是上半部,下半部預備在明年開演,接續上部1910年至1948年的時代背景,下部將從1949年敘述至2010年,會是一部傳載百年的歷史大劇。
 
另外,我也聽說這齣北京人話劇計畫將移師台灣公演,打著「尋找北京人的精神之根,打造北京人的精神史詩」的名號,想必會讓來自北京的老鄉產生強烈的共鳴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