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底下村」是個位於北京市與河北省交匯處的古老村莊,在門頭溝區齋堂鎮上,離北京90多公里,我足足花了兩個多小時車程,才到達此處。

「爨底下村」建於明代,房宅有689戶,多是四合院和三合院古宅,現在僅餘29戶人家,全村還不到100人。若非酒店的禮賓部指點,我還真無法找到此地一遊。







這天正巧為周末,天朗氣清,車子抵達村莊口時,已見遊人甚眾,旅遊巴士和車輛擠滿村口停車場,進村的遊人更把3條窄窄的通路塞得水洩不通。我尾隨著旅遊團,順便聆聽導遊的免費講解。





爨村的古宅依山而建,排列高低有序,最高處海拔650米。進村的石階以青石板和灰石板鋪成,走約20米就來到村的最高處,是一座明清時代建築的古宅,主人家是個財主,儘管如今早已人去樓空,徒剩四壁,不過比起周邊的房宅,仍是氣派許多。當時房子還特別為貓狗設有貓洞、狗窩,旁邊的遊客不由得笑嘆古人建築還頗「人性化」,連畜牲都照顧到了。





我自財主家高處俯瞰,全村由一條長長的弓形圍牆包圍,只靠3條石板通道貫穿,村莊為放射形態佈局,構圖就像一把扇子,由高處往下望,一覽無阻。導遊還指點說村子的形狀似一只大元寶,是聚財的風水寶地。

說到寶地,導遊更提到爨村座北朝南,古人順山勢建房,層層升高,通風、採光和觀景面面俱到,可見古人聰明之處。而且村前有一座堵風的朱雀山,背靠一座蜿蜒起伏、氣勢磅礡的青龍山,青龍山上山巒起伏,隆起的山峰像一頭卧虎在前、神龜在中、蝙蝠展翅殿後的造型,村民稱虎為祿、龜為壽、蝙蝠為福,正是「東山三巔三尊神,福祿壽星照古村。」完全合乎風水「左青龍、右白虎」的格局。

村莊有部分的院子已殘破不堪,只餘下殘垣敗瓦的明清古建築,樸實無華。院子外牆多處仍然留下不滅的歷史遺跡,包括「毛澤東思想」的文革標語和模糊不清的黑字抗日標語。

村莊的對面是層層梯田,猶如青龍的片片龍麟,年前電影《投名狀》就在梯田間取景拍攝。村莊的山峰重建了一座關帝廟,是一處取景拍攝全村的最佳位置,整個爨底下村景色盡收眼底。與關帝廟成掎角之勢的對面山頭,蓋有一座「娘娘廟」,和形似蟾蜍的大石一直居高臨下保佑著村莊。



現在村莊僅存的民宅已改成民宿旅館和餐館,我走進一家「迎賢庭」,裡面佈置簡樸整潔,窗明几淨,頗具水準,而且收費便宜,是留宿用餐的好住處。

我就在村口旁的民宿用午餐,品嚐農家飯的豬毛野菜和玉米粥,富有地方風味。還遇上滔滔不絕的店家,向我細說「爨底下村」的來由。





他說全村盡姓韓,祖先自明代的山西洪桐縣移居至此,原來落戶在村的西面,因洪水暴發而沒,只得年輕的姑姪二人外出而倖免於難。他們為延續後代,向一個老者詢問,老者叫他們以推磨為媒,合則結合。而後他們移址建村,把村莊建在原址的對面,婚後生了三個兒子,取名為韓福金、韓福銀和韓福蒼,分成東、中、西三門。自此以福字輩為第一輩,傳至我面前這位店家,己是第15代的「孟」字輩,村中至今則有第18代傳人了。

他還唸著村莊的詩與我分享:「韓姓家族輩,移民離故鄉。老村遭洪水,現址重建莊。勤勞又智慧,務農兼經商。富有民族志,為國育棟樑。」詩意涵蓋了古村莊的傳奇故事和成長經歷。

「爨」唸「篡」音,這個字有30筆劃,複雜難寫,曾經改為「川」字,又叫「川底下村」,後來為了活化古村、發展旅遊,才重新改回「爨」字。店家表示此乃百家姓中的一姓氏,陝西歧山就有個「爨」姓村莊。為了容易記讀,村民把這個字形象化,分析為「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面加上「火」,這樣就容易記住了。



至於為何叫「爨底下村」呢?這就有幾種說法:傳說村西面有個爨寶玉溝,是太上老君採丹聚寶之地,村莊正在其下,所以叫做爨底下,也就是爨寶玉溝底下;也有說法是因為這處曾是明代軍事隘口「爨裡安口」的下方,因而得名;另有說村莊北面有座山頭,形似灶狀,村民稱「爨頭」,爐灶的下方也就是爨底下了。這些傳說都與「爨底下村」名稱的緣由有關。

這次遊古村、認識「爨」字、賞明清古宅建築、學風水玄理、體驗古代風情和百年民俗文化、嚐嚐農家菜,真可謂一舉多得,收獲不少。雖然未能順道遍遊附近的雙石頭村、柏峪村等景點,卻可建議北京市政協接下來可選擇「古村莊」作為視察的其中一個項目。

回到北京市區,司機特別開往道教全真的「白雲觀」,讓我親手摸摸觀內具有靈氣的鶴石,添加活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