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19951月17日傍晚抵達台北,一下機,我帶著戰戰兢兢的心情走進入境大廳,滿以為大廳內全佈滿荷槍實彈的軍警,有如少年時閱讀的小說<紅岩>情景內的「白公館」一樣陰森恐怖。當時中正國際機場較舊較小,現在的第二航廈顯然較有看頭,明亮寬敞得多,但比起現在的香港、上海、北京等地的國際機場,還是有著
天壤之別 

畢竟我經歷過市場起落,沖著當年李登輝要把台灣打造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理念,台灣會更開放給外地人參與經營,我昂首大膽地
通過海關,面對移民局官員時,怕會被刁難,仍有點緊張。非常意外地,移民局及海關等官員們態度和藹,很有禮貌,讓我剎時恐懼感全消,第一印象可說是相當深刻及滿意。對比當時香港海關,以及大陸內地個別城市的關員,在態度上有頗大的差距,這是我始料不及的。 

過去根據香港及大陸傳媒報紙等傳遞的消息,只以為台北治安很亂,時有槍擊事件,黑道當道,有錢人出入幾乎要穿上防彈背心。因此,在出門前,已請旅行社預訂全程交通安排,以防有意外發生。從機場至剛開幕不久的台北遠東大飯店途中,我目不轉睛全程盯著行經道路的兩旁,大致上覺得像1970年代老香港的元朗、沙田等,兩旁農田樹蔭,這些景象在香港已不常見到了。當車子進入市區,開進敦化南路,感覺變得完全不同,兩旁人行道上、中央分隔島皆種植樹木,環保意識頗高,就有點大城市
氣派了,當時感到底台北是台灣的首府,才有這樣的架勢。 

總體來說,初進入台灣,新環境新
象,對我而言,感覺相當不錯。對於台灣的印象,在我心裡獲得了平反,算是還給台灣一個清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