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01 Fri 2019 13:11
辭舊迎新、諸事吉祥
- Dec 20 Thu 2018 09:00
佳節愉快,平安喜樂
- Sep 14 Fri 2018 09:32
【老鄧和南亞】老玩童的印度精華遊
我的新書《老玩童闖印度》出版後,接到不少親朋好友及讀者朋友詢問有關印度旅遊的問題。
今次特別請臺灣旅行社的陳總規劃一套行程,希望以舒適又輕鬆的方式,一次暢遊印度的精華景點,包括名聞遐邇的泰姬陵、粉紅之城齋浦爾的風宮、琥珀堡,以及白城烏代浦爾的水上宮殿等知名景點。我也將隨團出發,沿途分享我的旅遊經驗。
消息公布後,獲得熱烈迴響,目前名額已經全滿,很感謝大家的支持,也非常期待九月底到十月初與團友一起來場精彩可期的印度精華遊!
- Jun 19 Tue 2018 14:35
【老鄧和南亞】石階碼頭映像
在印度宗教聖城瓦拉納西的酒店安頓好,導遊讓我稍事休息,待到下午三時後才開始聖城的行程。
導遊表示,在瓦拉納西這幾天旅程中的所見所聞,一定會給我留下難忘的回憶。他賣了關子,並未告訴我將會見到什麼,我雖然覺得他有些故弄玄虛,但也期待這趟行程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導遊說,來到瓦拉納西,一定要接近恆河、觸摸恆河,才能感受到印度人的精神世界。同時還要觀看恆河的日與夜,否則就無法體會到聖城的境界。
恆河是印度最長的河流,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全長達兩千五百八十公里,流經印度境內長約一千五百公里,約占國土面積三分之一。印度人把恆河視為聖河,聖城瓦拉納西就在新月形支流的河道上,印度教徒認為那彎河道就像濕婆神頭上的新月裝飾。
關於恆河有許多傳說,其中一個傳說提到古印度時期,恆河水流湍急,經常氾濫成災,沖毀沿岸平原的農田村舍,淹死的人畜不計其數,生靈塗炭。當時一位帝王祈求濕婆神治理河水,濕婆神同意後,來到喜馬拉雅山下,將祂的頭髮散開,河水從祂的髮間緩緩流過,經過緩衝之後再流下,變成滋潤萬物的河水,不再氾濫,也灌溉兩岸農田,讓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 Jun 05 Tue 2018 09:56
【老鄧和南亞】聖城瓦拉納西
朋友曾多次強調,到印度非要到瓦拉納西(Varanasi)不可。
那是個接近天堂,卻更接近地獄的地方。每一日,恆河邊上映著一幕幕的生離死別、輪迴重生。你可以見到人生百態,觸動心靈,感悟人生。
朋友的再三介紹,使我對這座城市產生了不少好奇、疑惑和興趣,於是臨時調整了行程,從新德里改道前往位於印度北部,臨恆河中游地帶的瓦拉納西。
瓦拉納西位處於瓦拉納河(Varuna)和阿西河(Assi)之間,這兩條河都是恆河(Ganga)的支流,而瓦拉納西就是取自兩河的名字。在英國殖民時期,英國人把它叫做貝拿勒斯(Benares),到一九五七年才改回瓦拉納西。
- May 23 Wed 2018 10:10
【老鄧和南亞】迷人的齋浦爾舊城
我置身在印度齋浦爾的舊城中心,「風宮」(Hawa Mahal)的前面,環顧四周景物,幾乎是清一色的粉紅,無論是房屋的牆壁、門窗、穹頂,或者街道上的商店、攤檔,甚至連廁所都一樣。
「風宮」是昔日卡奇哈瓦王朝(Kachhawah)後宮妃嬪仕女們活動的場地,今天則是齋浦爾的標誌景觀。一七九九年,由當時的王公薩瓦伊‧普拉塔‧辛格(Sawai Pratap Singh)建造。
風宮屹立在舊城中心皇宮前的繁華大道上,整座建築採用紅色砂岩,共有五層,猶如一幅巨大的扇形屏風。名稱的由來據說是當你站在宮殿裡面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感覺有風吹入。它最為人樂道的是設計線條優美,獨特的屏風上面有九百五十三扇半鏤空的窗戶,如同蜂巢一般。在粉紅的底色上,勾勒出白色的邊框和圖案,增添不少典雅的氣息。儘管我來的這一天,外牆架起竹棚進行維修,仍然遮擋不住它的迷人風韻。
- May 14 Mon 2018 10:42
【老鄧和南亞】黃砂岩上的城堡
為了避開四月天正午的酷熱,我一大清早就出發,走出齋浦爾市區外十一公里,來到旅遊熱門景點琥珀堡(Amber Fort)。
琥珀堡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說法,最為人接受的是它建在黃砂岩山巔上,採用大塊的黃砂岩石作為建材,每當晨曦或日暮時分,陽光灑落在黃砂岩的城堡上,遠看猶如珍貴的琥珀,所以獲得這樣的美稱。
另外有種說法是城堡的原名叫做「安梅爾堡(Amer Fort)」,而印度語中Amer是指「天上」的意思,因為發音和英文的琥珀(Amber)相近,便將它翻譯成「琥珀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