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唐人街後,繼續沿著鋪有大石板的狹窄步行道前行,就會來到老城的武器廣場,現在又叫做馬約爾廣場(Plaza Mayor)。這座廣場算是老城的中心區,有10多條街道自廣場向四面幅射狀延伸出去,使得城市布局如棋盤一般。
最早之前,老城是由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Pizarro)建成,自1535年便已經是西班牙帝國在南美洲的總督駐地,又是重要的行政、文化和宗教中心,這座400多年的著名古城仍然保留西班牙風格的寬闊廣場。
本來廣場上有一座皮薩羅的騎馬銅像,紀念他發現和建造利馬的功績,不過銅像的命運也如同其他南美國家一樣,因為受到印第安人的反對而被迫遷移了。
這一天,廣場中央青銅鑄造的噴水池邊,聚集不少市民,因為數名穿著整齊制服的樂隊成員,手持結他(吉他)或曼陀林一類的樂器,在廣場演奏起拉丁美洲的音樂,引得旁邊的民眾也跟著載歌載舞起來。這場意外的街頭表演令人又驚又喜。
圍繞著廣場的是典型巴洛克、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的總主教宮、大教堂和總督府(Palacio de Gobierno),其他則多數是外牆漆有西班牙式黃土顏色的平房,少部分則漆上其他鮮豔的顏色。
有些二、三層高的平房,樓下是商店,二樓外牆上凌空懸伸出來的木製陽台格外顯眼,這種陽台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風格,雕刻圖案非常精美,有些的感覺很像是中式的窗花雕飾。
其中有一座Palacio Torre Tagle,格外惹人注目,雕刻尤其精緻。目前作為外交部的這棟建築無論是正面或穿越正門之後的內部,均保留著傳統的韻味,值得細細品味欣賞。
1970年,秘魯曾經發生一場可怕的地震災害,老城區也遭受極為嚴重的破壞。市政府為了恢復老城昔日的美貌與榮光,多次發動市民出資維修,把老城打造成一座「陽台之都」。1998年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旅遊利馬的主要景點。
老城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Monasterio de San Francisco),修道院也遭到1970年那場地震的損毀,現今是經過修復才重新開放的。
修道院屬於西班牙巴洛克建築,不過有部分的迴廊設計融合摩爾人的風格,點綴伊斯蘭圖案的色調,內部裝飾也非常美麗。
然而其中最有價值的,要算是院內收藏的藝術精品了,包含基督、聖母、以及雅各和12個兒子的油畫;此外,秘魯版「最後的晚餐」也不容錯過,基督和門徒用餐的內容是南美洲的傳統菜餚,其中還包括cuy,也就是豚鼠(天竺鼠)。圖書館內2.5萬冊的古籍,包含6000多本羊皮書也都是鎮院的珍貴文獻。
修道院還有另一個舉世聞名之處:地庫原是墓地,埋著歷年修道士的骸骨,是名副其實的「萬人坑」。無以計數的骨頭呈放射狀排列,場面著實有些毛骨悚然。
利馬的博物館很多,其中三座享譽世界,分別是國家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Arqueología Antropología e Historia del Perú)、秘魯歷史博物館(Museo de la Nación)和拉爾科‧埃雷拉博物館(Museo Larco),不過我在利馬選擇參觀的,並非這三座,而是黃金博物館(Museo Oro del Peru)。
黃金博物館屬於私人博物館,裡面不單收藏歷代金銀製品,還有木乃伊、服飾、陶器,更收藏了16世紀以來相當多數量的各種兵器、佩刀、火槍,連中國早期解放軍的軍帽也在收藏品之中,真是十八般武器應有盡有。私人收藏能有這樣豐富的資源,實在也不簡單。
時值用餐時段,我已飢腸轆轆,便依司機提議來到一間面對太平洋的海濱餐廳。雖然餐點是不太受我青睞的海鮮餐,卻意外地欣賞到一場秘魯的民族歌舞演出。
其中包括秘魯的國粹馬里涅拉舞(Marinera),就是水兵舞,名稱的由來是為了紀念與智利戰爭中的海軍。這種舞蹈由男女兩人共舞。我發現舞者的服裝非常講究,男士穿上整套白衫,罩著麻布的披風,頭上還戴頂帽子;女的就顯得十分絢麗華貴,穿上一襲巧工製作的白裙。男舞者穿著皮鞋,女舞者則是赤腳。兩人各持一條手帕,據說這是馬里涅拉舞的「標準配備」。在背景急促而熱情奔放的音樂下,只見寬大的裙擺和披風分別因男女舞者的動作而飛揚舞動,感覺有點像西班牙佛朗明哥和阿根廷探戈的混合版。
山區高原印第安人傳統的剪刀舞最令我耳目一新。舞者穿著鮮艷的民族服飾,右手持著兩個鐵片,就像是一把沒有鉚接的剪刀。配合悠揚的豎琴音樂,在台上做出翻滾、跳躍、倒立旋轉等動作,剪刀一開一合,發出鐵器撞擊聲,清脆響亮。
後來我從導遊的口中知道,這是秘魯獨特的民族舞蹈,是安第斯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被認為是秘魯的國家文化遺產之一,每逢官方的文化活動和重要儀式,一定會有剪刀舞的演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