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在台北看過一齣西班牙幽默愛情電影<愛情0規則>(Kilometer Zero),講述7對男女相約在馬德里(Madrid)太陽廣場地上一塊標記「Km. 0」的磁磚,這兒被稱為「西班牙的肚臍」,他們的愛情故事也從此展開。
今天我和Vicky來到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我們不需要相約「零點」開始我們的旅遊故事,不過還是懷抱著從零開始的心情,選擇「歐洲之門」作起步點。卡斯蒂略大道貫穿南北馬德里,而「歐洲之門」就位於這條繁華的大道上,是當地著名的現代化建築標的物,它由兩幢朝彼此傾斜15度的智能辦公大樓組成,較義大利的比薩斜塔還斜,猶如一對拱門,氣勢恢宏,非常壯觀。兩棟大樓的巧妙設計涉及到結構力學,聽聽司機說它們的地基各有一塊體積6000立方米大、重達1.5噸的「千斤墜」,能抵消傾倒力,使樓體保持平衡,不會出現倒塌的危機。
這兩幢大樓的確沒有倒下,反而是西班牙的經濟卻徹底倒下了。「歐洲之門」周圍都是近年新建成的摩天辦公大樓,還有五星級酒店等,目前辦公大樓十室九空,酒店長期低入住率,西班牙政府仍翹首以待歐盟大國的解救。
馬德里成為西班牙的首都,已經有400多年了,是個古今文物薈萃的大城市,現代化大樓和風格迥異的古代建築共冶一爐,相互輝映。
我們乘車沿著林蔭大道前進,經過古老的阿爾卡拉城門(Puerta de Alcala),一座巴洛克式的凱旋門。大道沿途見到許多公園、噴泉和廣場等。
說到馬德里的噴泉,又有一段趣事,與當地足球俱樂部(足球會)有密切關係。司機指著兩座前後距離不遠的噴泉,表示它們分屬皇家馬德里球會(Royal Madrid)和馬德里球會(Madrid)。而這兒有個奇特的習慣,每當球會在年度重要盃賽獲得勝利,球賽結束後,勝方球員就會躍進噴泉中,宣示勝利的喜悅。近年皇家馬德里球會球星如雲,幾乎囊括大賽的所有獎項,他們的噴泉就其門若市;相反對面這廂戰績平平,噴泉就水靜鵝飛(粵語,形容場景寂寞蕭條)了。
鬥牛在馬德里依然受到歡迎,並未受到禁止。一座帶有伊斯蘭風格紅色外牆的圓型鬥牛場Plaza de Toros每逢周六、日都有鬥牛表演。當天不是鬥牛日,所以我們無緣觀看,只在正門跟鬥牛勇士的銅塑像合照。附近的商店盡是售賣野牛肉的,肉品來源就是鬥牛場上被勇士刺傷致死的野牛。每當演出結束後,「遺體」都會拖到商店售賣,供老饕享用。
Vicky小姐是皇家馬德里球會的仰慕者,難得經過球會,我們都想一睹球星的風采,可惜練習時間剛結束。大家在專賣店內仔細選購心儀「冧把(號碼)」的球衣,不過每件具有版權的服飾都價錢不斐。
我們在店內各有斬獲後,方折回舊城有名的格蘭維亞大道(Gran Via)。恰逢下班時間,人潮眾多。我們一邊漫步在這繁華高級的商業大街上,一邊瀏覽欣賞兩旁20世紀早期和美洲風格的傳統西班牙建築。
經過金融海嘯的沖刷,西班牙廣場的周圍本有大樓即將拆建,現在被迫擱置重建計劃。許多大樓人去樓空,一副破敗的景象。打算靠房地產發家致富的商人遭到沒頂之災,發財美夢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廣場上的塑像是西班牙的代表人物──好為人民打抱不平的迂腐騎士唐吉訶德,只見他手持破長矛,帶著肥矮的侍從,指向前方,像是要挽救沉淪的西班牙經濟,當真有點不自量力的感覺。
我們和悠閒的市民一道漫步在古羅馬城牆遺址。只見一抹殘陽映照在污水池上,讓城市更加透露出一股悲情。高踞25%的失業率,何日止升回跌,難倒了以福利主義掛帥的當權政府。
繞過足以媲美巴黎凡爾賽宮的馬德里皇宮(Palacio Real de Madrid),只來得及對它建築的精美發出一聲驚嘆。不過讓我們留下較深印象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馬約爾廣場(Plaza Mayor),這座露天廣場的四面都被三層樓高的典雅建築包圍,細看樓房的牆壁,是一幅幅不同神話主題的彩繪壁畫,令整個廣場添加神奇夢幻的味道。
華燈初上,遊客卻已蜂擁而至,在露天咖啡廳和餐館占好位置,等候廣場中央的吉普賽娛樂表演,市集裡人群熙攘,竟把衰退的氣氛一掃而空,反而散發一種輕鬆愜意的氛圍。
這天我們從零出發,見到了馬德里的新潮與古典、繁榮與衰落、悲情與喜悅……帶著充實滿足的心靈與依依不捨的心情返回酒店。
酒店內,我們享用遲來的晚餐。西班牙人有愈夜愈精神的習慣,一般9時才開始熱身,晚餐到10時正式開始,直至凌晨結束。想改變他們這樣悠閒無憂的生活方式?除非太陽打西方出來,難矣!
- Oct 30 Tue 2012 09:00
【老鄧和歐洲】從零開始的馬德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