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大連後,行程下一站是吉林省省會──長春,這座文化名城的歷史僅有200多年,我初來乍到,導遊小王就先帶我穿越時空,回顧一段中國人不堪回首的悲慘過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侵占東三省,扶植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當上「偽滿州國」的傀儡皇帝,定都長春,並改名為「新京」。他居住了14年之久的「偽滿皇宮」,位在長春東北角。如今,以皇宮舊址為基礎,已成為一座占地20多萬平方米的特色人文景區,其中除了偽滿皇宮博物院外,另有在2000年開放的東北淪陷史陳列館。



 
 
導遊對我說,待參觀博物館後,會有「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知得失」的體會。
 
我們從「保康門」進入皇宮舊址,4座主體建築分別是緝熙樓、勤民樓、懷遠樓和同德殿,各有各的功用。論氣派,是無法與北京紫禁城和瀋陽皇宮相提並論,就像一所破落大戶的四合院。此處混集西方、中式和日式的建築風格,因為這兒在沙俄時代原是鹽倉,後來做為吉黑榷運局的辦公樓,所謂的榷運局,是民國初官方所設掌管鹽專賣專運的機構,皇宮便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擴建,當地民間還流傳一句諷刺溥儀的話:「小皇帝住鹽倉,鹹(閒)肉一塊」。
 
行經御用跑馬場時,我注意場內有匹罕見的「汗血寶馬」——阿哈爾捷金馬,本想上前親近,小王趕緊勸阻,說此馬性烈,不宜接近。馬場旁是一列禁衛軍營房和車庫,並未開放。
 

 
「興運門」才是宮殿的正門,取「國運興隆」之意,上方有一金色的蘭花御紋章,是偽滿國徽,橫楣上雕了一對金龍戲珠,是僅有的皇者象徵,門後便是宮殿所在。在興運門內側,我見到一座時鐘,指針指著9點10分,小王解釋這見證了1945年8月11日9點10分,日軍投降前夕,溥儀倉皇逃離皇宮的歷史時刻。
 





 
接著再進入「迎暉門」,從字面上可以拆讀成「迎日軍門」,這真是對中國人民的奇恥大辱。


 
舊宮殿特點是前寢後朝的格局,前方的緝熙樓是皇帝、皇后婉容和愛妃譚玉齡的臥室,緝熙兩字取自《詩經》的「于緝熙敬止」,溥儀仍抱著恢復大清盛世的企圖心。

 
 
樓內除了溥儀的書房、藥房、理髮室等,樓上一隅後來還成了婉容皇后的冷宮,她因與隨從私通而被幽禁「冷宮」長達9年,終日吸食鴉片,最終患上精神分裂症病歿。樓中部分的房間陳列如真人般的蠟像,重現當年皇室的生活。

溥儀臥室
 

 
溥儀書房
 
 
 
譚玉齡臥室
 

 
婉容臥室
 


婉容吸鴉片室


 
至於溥儀處理政務、舉行典禮、接見來賓和設宴等都在勤民樓,也是祭祀的地方。這兒還有一段軼事:勤民樓中間是露天庭院,種有一株杏樹,四面牆加上一株樹,成了個「困」字。溥儀在日軍的監控下,長期困在宮殿中。同時,杏樹從未結果,而且長得茂盛,枝椏高越樓頂上的綠瓦,諷刺溥儀不育和婉容皇后的紅杏出牆,溥儀為免觸景傷情,甚少步出庭院。





 


 

 
懷遠樓內陳列了皇室使用過的玉璽印章等,還有飲食器皿和娛樂用品。有尊「銅鍍金戒盈持滿」的「欹器」,是盛水容器,水盛一半時,容器會直立起來,然而一旦盛滿水,就會自動傾覆,將水溢出,不單設計獨特,又有「謙受益,滿招損」的意思,是一款教育皇帝的實務教材。








 
最後的同德殿是溥儀冊封福貴人李玉琴的地方,此樓中還有個「叩拜間」,是日本人安排讓溥儀處理政務、接見官員賓客的地方,不過從未使用過。這裡的皇帝寶座是坐東朝西,與一般的坐北朝南不同,因為東面是日本皇宮的方向,可見日本人的用心良苦。

 


 
我穿過宮殿、御花園、荷花池和用假山作掩飾的御用防空洞後,轉往隔鄰的東北淪陷史陳列館。
 

 
展館免費開放參觀,透過很多圖片、模型和實物,讓大眾更清楚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對華侵略的滔天罪行,這些不可抹滅的罪證,激發出民族不容屈辱的決心,更讚揚東北人民奮勇抗敵的勇氣,無數抗日英烈的事跡值得我們後人敬仰欽佩。
 







 
 
展館大堂展示一幅大型浮雕,是一位母親憂心忡忡的面容,背景是東北三省的地圖,浮雕的一側,收錄當年傳唱全國各地的抗日名曲──《松花江上》的歌詞,旋律唱出了東北人民遭受的苦難,還有中華兒女早日收復國土的強烈渴望,激勵人心,搭配浮雕另一側以各種語言排列的「勿忘」,時刻提醒中華民族要以史為鑒,毋忘九一八。


 
日軍侵華的罪行實在令人憤恨、罄竹難書,溥儀助紂為虐的行為更是可恥,後者居然能獲得新中國政府的寬大處理,給予教育改造的機會,脫胎換骨,悔過從新,這在古今中外算是件創舉,把末代皇帝改造好,可說是世界上的奇蹟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