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春節拜年,城中兩則熱門八卦新聞成了大家掛在嘴邊的共同話題,一則是《何家「身家」何家分》,另一則是《小甜甜遺產爭奪戰下集》,兩者均與錢財拉上關係,不外乎是家庭分產不勻,出現紛爭,鬧上法庭;亦有因覬覦人家鉅額遺產不遂,想方設法無所不用其極爭奪遺產。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新矣!

我相信無人不喜歡錢財,人人都想不斷累積財產,家財萬貫,擁有愈來愈多,有人因此千方百計、不擇手段瘋狂地「撈」錢,無論囤積多少都不知足,結果因財失義、因財惹禍,最後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結局,類似事件幾乎每年、每月、每日都有發生,都會重演,難道都不能從中汲取教訓嗎?!

幾天春節長假,我難得在家裡靜思,記起童年時唸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一則知名寓言─《蝜蝂傳》,舊文重唸,意義深遠,對這類因拼命「撈」錢而神魂顛倒的人,有相當深刻的批判和諷刺,寓言雖短,含義甚深,說明了貪財害己的道理。

蝜蝂(注音ㄈㄨˋ ㄅㄢˇ,拼音fùbǎn)是一種善於背東西的小蟲,在路上爬行時,不管遇到什麼就撿拾起來,仰起頭來背著就走,走得愈遠背得就愈多,從不理會被背上東西壓得多重多累,不理會能否負荷,一律照背如儀,這樣被背上東西壓得倒地不起,人們見到牠的可憐狀,出於同情幫牠把背上東西丟掉,牠又再爬起來,依然故我,一樣撿拾背上,而且牠還喜歡往高處爬,即使力不從心,仍然一刻也不停止,直至最後從高處墮下地面,頗有阿Q精神。

這則寓言,借小蟲「蝜蝂」,其實是作者柳宗元筆下想像出來的小蟲,文章諷刺「當今之嗜取者」聚斂錢財,貪得無厭,至死不悟的醜陋面目和心態,寓言流傳千載至今,仍有著現實意義。它又是一面明鏡,映照出時下社會的黑暗現象。柳宗元一針見血,以不自量力持物負重的小蟲蝜蝂的本性,提醒人們要思考人生,又把貪官污吏的貪婪成性描繪得入木三分,鞭韃他們敗壞的道德行為,文章寓意非常深刻精警,發人深省。我覺得蝜蝂的特性,與貪婪無厭的人性實在非常相似,我借此寓言教導女兒千萬別做一個現代版的「蝜蝂」,做人要懂得滿足,懂得適可而止,才能活得灑脫,活得自在。

《蝜蝂傳》原文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印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僕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