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日我與老伴一同受邀出席上海世博會觀摩專場,我們在3月已獲知北京市政協會邀請港澳政協委員出席此次活動,當然非常興奮。上海世博會是繼北京2008奧運會之後的另一次中國人的盛事,從2002123日,上海成功首次申辦世博會,全國人民和世界華人無比興奮雀躍,大家都期待著能親臨現場參觀,一睹上海世博會的盛況。 
冰島館
 
  水晶宮

英國館

中國館


Better City, Better Life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這屆世博會的主題。上海世博會全名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經過長達8年的籌備工作,我們在距離不到10天的時間能先踏足會場,真是有先睹為快的感覺,我不遠千里由雪梨直抵上海與老伴和各方老朋友會合,參加了由上海市政協主席和接待人員的介紹會議;向大家詳盡介紹了世博會場,這次展期由51日正式開幕至1031日止,為時半年時間,在中國最大的城市,經濟中心的上海舉行,體現了中國的經濟崛起,和中國國力的提升。中國雖然首次承辦這次盛會,世博會投資金額為歷來之冠,達到400億美元,參展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也有240個,也是歷屆最多,連過去兩屆未有參展的美國,也不甘落後,最後也出席參展。 
  土其館
 


瑞士館

荷蘭館


瑞典館

烏克蘭館

德國館

上海這次總動員起來,籌建了橫跨浦西、浦東兩岸的龐大世博園區,其中浦西占整體園地四分之一,浦東占四分之三,總面積5.28平方公里。我們當天是觀摩預展的第二場次,入場人數達10萬人,是全部預展人數較少的一次,第一次有20萬人,因為是第一次預展,大會控制人流、管理和疏導都欠缺經驗,我在雪梨機場休息室看到網上報導,當天秩序很亂,並且有人群還逼爆了意大利館的玻璃。老伴還擔心我們這次也可能會有同樣遭遇。 
 

我們幸好得到特別照顧,天公也特別眷顧我們,前天上海還雷雨交加,連上海東方明珠高塔亦遭到雷擊,高聳的避雷針還被擊中燒焦了一截,但當天天空造美,氣溫適中,有陽光而不悶熱,我們頻頻“走後門”進入世博園區,園區真是非常大,館與館之間保持有距離,園區分為5區,擁有一軸四館和11個聯合館,42個租賃館,42個國家自建館。 
 

光從數字已經知道不可能一天走完全館,只能走馬看花,接待同志讓我們分為3小組,要坐園車接載大伙,我們只能看到企業館中的震旦館,這是台商高科技的產業,不過館以中華玉文化作標誌,我對玉有濃厚興趣,本想館內一定有特別藏品,一定可以媲美揚州玉器博物館,不料大失所望,館內除有少量玉原石外,少數而不是精品的玉件擺設,其他都是靠科技設計,無甚麼看頭,我真後悔未有選擇參加其他兩小組到阿拉伯館呢! 
 

隨後大伙在歐洲區步行,參觀各館的建築特色,各國家都有自己的建築風格,其中以英國館以蒲公英設計最為特別,又有環保綠式概念,其餘的國家館門前早已擠滿了人群,我們只有被安排到土耳其館參觀,結果又是失望而回,館內黑沉沉,作古建築和傳統文化佈局,如果不小心走路,還會有跌倒之慮。 
 

上午除了遊園,找尋有特色的“館”外景拍照外,大伙被接待到世博中心的宴會廳午餐,宴會廳真有人民大會堂國宴感覺,全廳可容納3000人,筵開270席,菜式和服務仍不錯,未知是否仍未全面啟用中心設施的關係,我覺得廁所太少就的確有問題,男仕在廁所門前大排長龍,要輪上15分鐘才有機會如廁,這點真是要立即改善。下午大伙繼續進館參觀,先到澳門館,我們都很意外,澳門館外貌以大白兔型設計,裡面大有乾坤,以真人動畫全面介紹澳門的昨日和今日,推薦澳門的旅遊業,大開眼界,很有創意,大獲好評。 
 左邊是香港館 , 右邊一隻兔子造型是澳門館
 

香港館卻是我們香港委員額外要求內進,希望會有驚喜,結果不外如是,聽說是花了3億港元建館,人家說館的外型平凡,內裡也一樣是沒有特色,只是普通的展示科技技術,大大落後澳門館,可見香港缺乏創意,這只是我個人感受,或者又是對香港“東方之珠”的特區政府有過高期望。 
 中國館內的清明上河圖(動畫)

中國館內的天津館

最後當然是中國館,這是眾望所歸的熱門參觀館,它也是世博會永久保存的展館之一。館內相當大,分為國家館和地方館兩部分,展館建築外型以“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構思主題,代表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和氣質,外觀相當雄偉,館前只見長長人龍,我們又拜接待人員協助,從側門進入,館內實在太大,因為我們是北京政協委員,只能參觀其中的北京館,不能逐一參訪,北京館以介紹當地的文化特色,北京的建設和發展。最為矚目的就要數上12樓國家館的大型動畫“清明上河圖”,以古圖畫作藍本,而畫中人物都有動態,重新恢復古代的生活動態,活龍活現在觀眾眼前,工程很大,值得一看再看。 
 

幸好世博會仍在預展階段,還有短短幾天時間讓大會“拾漏”補救,相信上海世博一定會成功舉辦,做得有聲有色,可以媲美北京奧運會的,58日我和女兒會再次參觀,到是就會有不同的感覺了。當然,我要事前再做好功課準備,選擇更有特色的法國館、德國館、英國館、瑞士館等參觀,至於中國館就一定要再進內參觀,讓女兒體會中國的偉大成就,加深對祖國的認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