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提到帶去TVB的犀角雕刻外,我還應主持人 潘芳芳 小姐要求,也帶了幾支古董懷錶到現場,這也是我作為怡情自樂的西洋文化精品。在這幾支懷錶中,我覺得比較特別算是在鐘錶中亦屬於結構非常複雜,工藝精密,市場上也不多出現的一支18K金懷錶,從表面上看,並不覺得特別,跟一般的懷錶沒有兩樣,只是在懷錶殼左側旁具有撥柄,用手撥動,就會發出叮噹叮噹的三種不同的音簧聲。我這支懷錶已接近百年歷史,為法國Cartier(卡地亞)出品,卡地亞錶位列世界十大名錶之一,在十大名錶中是唯一非瑞士品牌,在19世紀時,卡地亞家族已是聞名的法國珠寶首飾製造名家,當時頗受到歐洲皇室貴族賞識的金飾工藝家之一。 

 

記得我10多年前被推薦購買這支懷錶時,只是覺得它有著特別的如火車的“叮噹叮噹”聲音,未有去了解這種錶的結構由來,一直至去年我拿回原廠維修保養時,光維修保養費已嚇了我一跳,首先,因為此懷錶已有一段歷史,進原廠保養需要費時約半年,另加零件修理費用已約2萬美元,因為費用相當昂貴,初時我還有想放棄維修的念頭,就當作紀念品錶保存就算了,心想為什麼維修費這麼昂貴呢?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因而向Cartier Catherine打聽個究竟,尋根問底一番,才知道它就是一支三問古董懷錶。這才使我恍然大悟,我意外地收藏了這一支寶貝,“三問錶”就是一種自己會“說話”的錶,能聆聽時間的聲音,這種錶的設計是錶中的精靈,也是鐘錶收藏家的絕佳選擇,它以表面的設計外貌,與一般懷錶並未有分別,而到底甚麼是“三問錶”呢? 


 


“三問錶”原來是一種以通過發報出當時時間,可報時、報刻、報分,非常精確,當我自錶殼左側的撥柄向上撥,先發出第一問,懷錶就會發出清脆的“噹、噹”音簧聲,如當時時間是325分,它先報出“噹、噹、噹”表示是三點鐘,接著是報出第二問,就以“十五分鐘”為一刻來表示,25分為過了第一刻,懷錶發出不同的“叮噹”一響,表示為首15分鐘而過,最後為第三問,就以第一刻15分鐘後再算,25分減去先前一刻鐘的15分,它就自動響起“叮、叮、叮”10次,意思是按前15+10分,報示精確的時、分,若不是經過Cartier的介紹,也不知道它的底細,西洋文化的確有它的神奇趣味性。 
 

據說這個西洋發明約是在200-300年前,歐洲的皇室貴族在夜裡,想要知道時間,當時仍未有電燈照明,要看時間不得不起床點燃蠟燭,才能看到時鐘,而他們也懶得點上蠟燭,因此,就需要一種自動會“說話”的錶,在夜裡只要撥動錶殼的外面設計的撥柄(發條),就能憑聲音得知準確時間,我從鐘錶的資料中,就找到這樣的根由;也有說“三問錶”是專為盲人而特別設計,不過我覺得前者的解說較為合情合理。不管怎樣,這說明當時歐洲鐘錶技業的確手工巧妙,技師技術超卓,聽Cartier的朋友說,三問錶報時的機械結構基本上在過去150年都固定下來,未有作過較大的改變和革新,可想言之當時歐洲鐘錶技師的智慧是非常卓越。這位老朋友還說,三問的報時技術先出現在懷錶,然後再把這技術發展至腕錶上,聽說三問腕錶的價值還遠遠超過三問懷錶起碼至10倍,原因是這種技術在腕錶上更為精細,對機芯的工藝精密要求更高,由設計、打磨、裝嵌、測試等工序更高難度,到目前為止,只有很少的名牌錶廠才有此類出品,而且出品極只有小量,價錢最少都過百萬港元,是非常難得的珍品。 
 

這次的訪談中,大家都多次撥動錶上的撥柄,一邊聆聽時間,一邊讚嘆鐘錶技師的智慧和精湛手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