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出處:馬英九必修的10堂課
出版:早安財經文化

第一課:入門,學著當個「平凡人」

過去幾年,由於藍軍輸怕了,大家也一心倒扁,所以不論藍軍政治人物或媒體,都刻意隱藏起對馬英九的不滿,甚至幫他遮掩缺失,以集中力量,共同倒扁。結果大家共同創造了一位「馬神」,他講什麼,大家就信什麼,永遠不敢批評,也不會犯錯。 

於是神便認為,只要他講講話,就是神諭,祭司們自會照他的意旨去辦,不敢絲毫違抗。更有甚者,神會認為,他有權力律定人們的生活方式,讓大家活在他所定義的天堂。

一個神,還會認為人家來祈求他、祭拜他、奉獻他,是理所當然的事。他既不需回報,也不需感恩,只需要點頭微笑、照個相、簽個名,大家就心滿意足了。

連馬英九本人和他的團隊,都有被這種神話催眠了的現象,真的以為自己過去做得不錯,真以為自己全知全能、真以為自己英明蓋世、真的以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他沒有看清,那個神也許是源自於對國民黨的期望、源自於對陳水扁的憤怒、源自於民眾希望改變的一種假想。那代表著清廉、勤政、愛民,代表著有能力、有見識、有魄力。大家被月暈原理薰到頭暈,為了讓馬英九披掛上陣,就把所有藍軍人物好的一面,全加在馬先生一個人身上,把他打扮得比七爺還高,配件比八家將還齊,事實上,那並不是馬先生本人。

現在,神話幻滅了。馬英九和他的團隊必須下凡來,重新學習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什麼叫「人」?人有七情六慾,人有喜怒哀樂、人有智愚賢不肖。一個普通的人,不能只希望人家看到他的胸肌,卻忽略了他沒什麼肩膀;不能只讓人看到他跑步時的英姿煥發,忘掉他也要蹲馬桶、也會摳腳皮;也可能會被老婆大人兩眼一瞪之後,自己就兩腿發軟。

這就是「人」,是人,就會犯錯,就會忽略了兼聽則明的道理,就會有所不足。只有當一個人真的認清他自己只是個人,才會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虛心聽見不同的聲音、用心看見外面的人才、掌握市井小民真實的心聲。

當面對錯誤或失敗的時候,神會為自己辯護,會覺得那是你們凡人的智商不夠理解,是你們的信仰不夠虔誠。但人會想辦法改進。

到現在為止,馬英九以及他身邊的團隊,還活在勝利掌權的喜悅中,一心把他重新塑造成神,而不是一個真實的人。

其實,我個人認為,馬先生本人並不是壞人,他清廉、節儉,溫文有禮。但他也非大格局人物,既不是治世之能臣,也不配稱亂世之奸雄。從過去他的表現來講,他沒有大破大立的膽識,聽清楚了,「膽識」、「膽識」,要有「膽」,也要有「識」,顯然他這兩方面都嫌不足。

他自己缺乏發現問題,並提出理性架構的建築能力(這點他比不上宋楚瑜),過度依賴組織程序的種種考量(這點很像連戰),卻又缺乏官僚議價的手腕(這差了連戰、吳伯雄、王金平一截),所以帶不動官僚系統,反而被他們淹蓋滅頂,像個被官僚系統綁架的小媳婦,而不是帶動政府改變的領導者。

在人格特質上,他既沒有李登輝的戰略眼光,也沒有陳水扁的奸巧機詐;內沒有連戰的寬厚大度,外沒有宋楚瑜的能耐幹勁;他既不能善用吳伯雄的圓融手腕,又輕視王金平的豐沛人脈;文不能取蕭萬長之經濟長才,武不能容劉文雄、邱毅這種街頭悍將。所有資源都在,他自己卻沒有辦法用,又怕別人有機會亂用。所以,反而疏遠這些大老人才,將其供上神桌,定期膜拜。

至今他還是依著他的慣性走,跳不出自己的習慣領域。他會小心翼翼,保本為上,完全的成本主義者,一切以少花錢,不損失為上策。上行下效之下,自然不會有人敢提什麼偉大構想,就算有,也早早被官僚系統給吃掉了。

在這樣的結構下,官員們都只會求「茍免而不懷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會創造希望,但也不會弄到太失望,能安穩過日子就算不錯了。至於大家希望他的改變?我看就算了。以台北市的經驗看,他能做得比陳水扁穩定,就算很好了。

就是因為這種「馬神」的思維餘毒未淨,他與他的官員,才會講那麼多維護自己,卻不知民間疾苦的談話。就是這種思維作祟,半年以來,才會不經意的證明自己,有多麼輕蔑選舉承諾,才會不小心消耗掉所有的信心與信用,把自己變成一個需要拯救的卡債族。

馬英九跟他旁邊的人,應該想像一下自己蹲在路邊抽菸,或蹲在茅坑上頭的樣子。從這個起點,建構起一個「人」的
格;從這個角度出發,才會看見市井小民的心聲,講出大家聽得懂的話語,建立起跟大家同甘共苦的形象。

電視上曾有句廣告詞:「幻滅是成長的開始。」所以,如果馬團隊真能下凡,重新學做一個「人」,應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件好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