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穿過老城區最熱鬧的弗洛里安街(Florianska),兩旁精品店、旅館、餐廳、咖啡店等應有盡有,街的盡頭竟然是一個巨型的廣場,它就是克拉科夫引以為傲的「心臟」。

128

114   

四方形佈局的中央市集廣場(Rynek Glowny),建造於一二五七年,經歷近八百年的時代變遷,直至現在仍然保持中世紀的風格,古跡處處。導遊小杜說它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廣場,寬長各兩百多米,總面積有四萬多平方米,義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在它面前,也只能屈居次席。我放眼四望,廣場的確與眾不同,不單佔地廣大,更且古風猶在。

135市集廣場  

145市集廣場  

廣場四周有許多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的平房,一樓現在多半已經改成餐館、咖啡廳和啤酒屋。至於廣場上則有多座具標誌性的古跡建築,其中哥德式聖瑪麗教堂(Kosciol Najswietszej Panny Marii)的雙塔高聳入雲,教堂內最有名氣的是祭壇,聽小杜介紹,祭壇又叫做維奧特‧斯特烏奧米聖壇,是歐洲第二高的木造雕刻聖壇,由兩百個神像組成,經歷十二年才完工,非常精緻,被視為波蘭的國寶。除此之外,彩色玻璃和藝術藏品也都非常漂亮。高低雙塔中,高八十一米的叫角塔,低六十九米的叫鐘塔。當地人說這雙塔就如克拉科夫的國王和皇后,屹立在廣場上,時刻保衛著古城。

134聖瑪麗教堂 

140聖瑪麗教堂

高塔每天每隔一小時都有一名身穿古裝的號角手吹響號角,重演舊時戰事。十三世紀時,蒙古人乘黑夜偷襲克拉科夫,當時被一名機警的號角手發覺,立即爬上高塔奮力吹響號角,向守兵和市民發出警報,而他卻被蒙古人的箭射穿咽喉而亡。為紀念號角手英勇的行為,高塔的號角每每吹到一半就會戛然而止。據說號角聲聽來十分悲壯,不過這時候廣場觀光旅客眾多,太大的聲浪將號角聲掩蓋,讓我們無法一邊聆聽、一邊遙想當年。

廣角的角落,綠色圓頂的聖阿達爾伯特教堂(Kuscriol Sov Wojciecha)是城內最為古老的教堂,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紀。

哥德式的舊市政廳鐘樓(Wieza Ratuszoura)也是廣場上的聚焦點,這是舊市政廳如今唯一保存下來的部分,現在做為博物館之用。

147  

由於廣場周邊博物館和教堂的參觀時間早就過了,我便走入橫亙在廣場中央的紡織會館(Sukiennice),這裡的地下拱廊商場中,商鋪櫛比,擠滿售賣木雕工藝品、皮草、飾物和刺繡的商店,當然少不了琥珀製品。樓上的美術館陳列著波蘭著名畫家馬泰伊科(Matajko)和羅達科夫斯基(Rodakowski)的作品,可惜我與這些店鋪擦身而過,未能欣賞到這些精品。

154紡織會館地下商場  

紡織會館本身長一百多米,外觀壯麗,米色的文藝復興式建築可說是中央市集廣場最受人矚目的一景,它在十五、十六世紀曾是盛極一時的商貿活動中心,算是見證過克拉科夫的盛衰。

149  

158 

我在一抹斜陽下漫步廣場,只見人們各適其適:有餵著鴿子;有聚坐在露天餐廳品嘗下午茶;有的則坐在廣場中佇立的波蘭詩人亞當‧密支凱維茨銅像周圍,好像與基座下面四位代表祖國、學問、詩歌及勇氣的銅像一同傾聽詩人朗誦愛國的詩章;有的則圍觀街頭賣藝人和藝術家的表演。整個廣場一片熱鬧。

138餵鴿子 

142亞當密支凱維茨銅像 

159  

我索性留在紡織會館對面的餐館,一邊等待夜幕降臨後廣場紛紛亮起的燈光,一面享受波蘭的美食佳餚。黑夜來臨,人群並未減少,反倒一批又一批乘著夜裡的涼意繼續在廣場蹓躂,留戀不去。當廣場的燈光點亮後,古城又散發另一番魅力,令人樂而忘返。直到深夜,我們才離開廣場。

176夜晚的廣場

177夜晚的廣場

179夜晚的廣場  

路過燈火通明的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這座巴洛克式建築前面有十二尊神態自若的門徒塑像,讓人印象深刻。走近教堂,還可以聽到裡面正在進行音樂演奏。克拉科夫城中有多所教堂,每到夏天便成為歌劇、音樂會的舉辦場地,聽說音響效果非常好,表演隊伍也很有專業水平,值得欣賞。

180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

183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  

瓦維爾王室城堡在射燈照耀下,更是奪目耀眼。

184夜晚的瓦維爾王室城堡  

這時,我發現維斯瓦河漆黑的上空突然掛上一輪巨大「明月」,不禁喃喃自語:「果真是外國的月亮特別圓,特別大嗎?」小杜的眼力較好,看得分明,原來是顆觀光氣球,想必正載著觀光客夜賞寧靜流淌的維斯瓦河。

189觀光氣球

192觀光氣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鄧予立 的頭像
    鄧予立

    鄧予立看世界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