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嚐「寂靜之聲」野宴的滋味後,隔日便啟程前往瓦塔卡國家公園(Watarrka national Park),園區佔地720平方公里,距離艾爾斯岩度假村約320公里,園區中央的喬治基爾山脈(Geroge Gill Range)有條長1,000多米、陡峭壯觀的大峽谷,高低落差達270米,這便是全澳洲最富盛名的國王大峽谷(Kings Canyon)。
車行兩個多小時,抵達園區內唯一的度假酒店,稍加安頓後,我立刻動身,進入這座被形容為「失落之城(Lost City)」的峽谷。
遊覽大峽谷也有兩條路線,一條較短、較易行走,是從谷底的步道進入峽谷,全程2.6公里,往返約需要一個多小時。可惜的是,選擇這條路線,僅能站在谷底仰望峭壁懸崖,毫不刺激,又無法一窺大峽谷全貌。
我於是挑了難度較高的路線,全程6公里,需費時約4小時。小徐擔心我的體力,還拼命遊說我不要太過勉強,但經過深思熟慮後,我依舊決定鼓起餘勇挑戰這段路程。
國王谷步道(Kings Canyon Walk)的開頭就是一段急升的陡坡,雖然高度只有300米,卻擁有心碎山(Heartbreak Hill)或心臟病山(Heart Attack Hill)的別稱,可見其陡峭的程度,走在滿布風化碎石砂岩的登山階梯上,我已不停喘氣,半途休息了4次,最後才攻堅最高點。
接下來的路程,我沿著步道小徑,攀爬和穿梭在一丘丘的巨大風化砂岩迷宮裡,怪石嶙峋,奇形怪狀,還有模樣似兔子、烏龜等的石塊。
途中設有很多觀景點能夠欣賞不同的景色,有時站在峽谷邊緣俯首下望,見到谷底翠綠的叢林;有時又見兩邊刀削般的斷層懸崖,非常險要,充滿震撼力。岩石色彩多樣,奶白色、紅色和紫色等等,令人目不暇給,身處其間,仿如走進一座夢幻迷城,種種獨特的景觀,更是地理地質方面的活教室。
我的運氣特佳,路程中多次見到蟄伏在岩中的小蜥蝪,牠們甚至主動擺好姿勢讓我拍照。
半途行經谷底一處碧潭水,深不見底,緊鄰懸崖,周遭則有茂盛的樹林包圍,原來這處被稱為「伊甸園(The Garden of Eden)」,確實像個隱密的世外桃源。
在酷熱的天氣下,我最終走畢全程,著實出乎小徐的意料之外。不過也多虧小徐替我備齊飲用水,讓我在途中得以解渴。
我事後才得知國王峽谷的遊客很少,若非電視劇《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和澳洲電影《沙漠妖姬》(Adventure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在國王峽谷取景拍攝,探索這座失落迷城的遊客會更少。我也相當佩服澳洲政府付出很大的資源來保護峽谷,並在景點建起很多方便旅遊人士的設施。
待返回酒店後,我馬上致電老伴,與她分享此行的精彩,並報告平安無事。
1871年,奧古斯塔港(Port Augusta)與達爾文市(Darwin)之間的電信電路進行連結,在澳洲中部的沙漠勘探途中,發現了一處泉水,就以當年電信公司總監查理拓德(Charles Todd)的妻子愛麗斯(Alice)為名,建立愛麗斯泉小城(Alice Spring),也就是我這趟沙漠之旅的最後一站。
小城只有三萬居民,由於目前仍屬於聖誕節假期,城內的拓德購物中心(Todd Mall)及其他大多數商店都關門休息。皇家飛行醫療服務站(Royal Flying Doctor Service Base)享有盛名,據說這是世上第一個專以飛機運送醫生至偏遠地區為傷病患提供緊急救護的醫療組織,原本已安排參觀,也都因假期不對外開放而緣慳一面。
別無他法,我只好到距離小城2、3公里遠的愛麗斯泉電報站舊址(Alice Springs Old Telegraph Station)一遊,不但見識了古舊的電報機,該處還保留有過去人們生活的房屋和物品。愛麗斯泉就在電報站舊址旁,不過現在已經乾涸,只留下泉水的遺跡。
最後我們登上當地的至高點──安乍克山(Anzac Hill),山丘上有座戰爭紀念碑(War Memorial),紀念兩次大戰犧牲的澳洲士兵。若想飽覽小城與鄰近地區的美麗景色,這兒也是最佳地點。
為期五日的紅色沙漠旅程就以愛麗斯泉為終站,劃上了句點。此行多次在高溫下攀山步行,對我的體力真是項考驗。而能親歷這些在地理、地質學,甚至是考古學上非常寶貴的地點,更讓我獲益匪淺,直呼不枉此行!
- Feb 17 Fri 2012 15:34
【老鄧和大洋洲】走進失落的迷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