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歐洲的十字路口」之稱的塔林(Tallinn),是東歐小國愛沙尼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Estonia)的首都,位處芬蘭灣出口,是北歐的交通要道,尤其更曾經是聯接東、西歐和南、北歐的要衝,因此獲得這個外號。人口只有四十多萬,佔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是愛沙尼亞的最大城市,也是經濟商業和文化中心。

塔林建城已有近八百年歷史,分為新城區和舊城區。我抵達這座古城時,發覺它的風貌和風格仍然保存得很好,未受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炮轟的破壞,古城區保留著深厚的人文歷史,讓人有種踏入時光隧道的錯覺。 

我入住的酒店位於新城區,窗前面向已被冰封的波羅的海,一艘停泊在岸邊的渡輪正準備升火待發。如此美景,實在難得一遇。我迫不及待隨當地導遊開始遊覽離酒店不過200多米的舊城區,舊城區範圍不大,景點集中,全靠兩條腿穿梭城內錯綜複雜的古老鵝卵石路。這裡是商業活動中心,各種行業的商店從15世紀開始就一直經營至今,街道的名稱配合行業而命名,所以有藥店街、鞋街、古董街和工藝品街等。
 
其中一條排列著整齊房子,氣派十足的街道,是古時商會集中之處,叫做「商會街」(Pikk St.),當中有一幢文藝復興時代的房子,牆面刻有騎士浮雕,大門以紅、綠、金三色裝飾而成,是塔林非常著名的「黑頭兄弟會館」(House of Brotherhood of Blackheads),黑頭兄弟會這個組織存在於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幾個中世紀城鎮,集結年輕未婚的德國和外國商人、海員,會館提供這些單身男士聚會,讓他們傾訴心事、喝酒聊天。為什麼兄弟會取這樣奇怪的名字?據說組織以黑皮膚的聖莫利斯為守護神,並使用黑頭作為標誌。




 
舊城另一邊有處「三連房子」,是叫做「三姐妹」(Three Sisters)的高級酒店,曾因英女皇伊莉沙白二世及世界著名歌星住過而聞名。街道之間互有小巷連接,一條旅客必經的聖凱薩琳通道(Katariina käik)非常古老,設計很有特色,有數條橫樑支撐住兩邊房屋。


 
舊城原來被一座橢圓形的城堡圍住,中世紀城牆目前保存的長度約2公里,城牆連結一個個的圓形塔樓,至今仍有18座塔樓保留下來,獨特的棕色尖頂非常醒目,也為古城透發一股貴氣。
 
塔林著名地標之一的維魯門(Viru Gates)是古城堡的入口,城門背後是鮮花市場,自古以來,訪友送花就是愛沙尼亞的傳統習俗,所以鮮花市場是方便入城訪友人士而設。導遊特地提醒:送花必須是單數,雙數是吊喪用的,千萬不能搞錯。此時花店已打烊,讓我無法入鄉隨俗。


 
舊城內洋溢著濃厚的中古世紀氣息,我好似走進了安徒生的童話世界裡。就連攤檔老板也穿著民族服裝,還熱情地讓遊客們拍照。城內的平房顏色鮮艷,外牆上留有古老樣式的雕花鐵窗,牆身的裝飾和招牌也是古意盎然而且多樣。屋的上方還保留著吊鉤,是古時用來吊載貨物的。


 
我留意到街角的路標全是雙語並用,懂英文的遊客在這兒也不用擔心迷途。為了保護舊城,車子已禁止駛入,這裡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寧靜祥和,市民生活悠閒,讓我也暫時忘卻繁忙的業務,心情跟著沉澱平靜下來。
 
我繼續穿過街道小巷後,前面就是市政廳廣場(Raekoja Plats),四面除了商店、餐館、咖啡廳,還有一座建於13世紀的哥德式風格市政廳。廣場是市民節日慶典的活動場地,也曾經是犯人行刑之處。廣場盡頭有座聖靈教堂(Pühavaimu Kirik,Holy Spirit Church)也是哥德式建築,一座如常運行的精緻古鐘掛在教堂外牆,是塔林最古老的公共計時器。舊城的商業區域又叫做下城區,基本上我已巡遊一遍了。




 
沿著斜陂路走上去,是舊城的上城區(Toompea),古時候是皇宮貴族的豪宅住所。上城有「長短兩條腿」,其實是兩條以「腿」為名的街道,一條叫長腿街(Long Leg),另一條叫短腿街(Short Leg)。
 
我沿著長腿街走上去,它是一條長石子陂路,上城區一座地標建築是俄羅斯東正教會亞歷山大湼夫斯基教堂(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洋蔥般的圓頂,宏偉華麗。另外,若爬上聖奧利維特教堂(Oleviste Kirik)的高塔樓頂,可俯瞰整個塔林全貌。




 
東正教堂對面一座粉紅色大樓,帶點夢幻的可愛,居然是愛沙尼亞的國會(House of Parliament),周邊以美麗石頭建成的堡壘和一座高聳入雲的圓錐堡,就是托姆比亞城堡(Toompea Castle),同樣也屬於國會所有,這是塔林的最高點,遠眺城堡下的古城,斜陽西下,棕紅色的屋頂和教堂塔尖,瀰漫一種古老靜謐的安詳,而另一方向看去,舊城的平房與新城的高樓出現在同一畫面,又讓人不由得產生時空錯亂之感。我又走到堡外的公園,漫步在夕陽映照下的雪地,悠閒愜意讓我份外陶醉。






 
繞上城區一周後,我順著短腿街回程,結束第一天的塔林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