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午門是北京紫禁城的正門,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紫禁城自明清皇朝開始,一直是中國皇帝的宮殿,現在是北京故宮/故宮博物院所在地。紫禁城又名故宮,至今已有近580多年歷史,它位於北京城的正中央,在明清朝代是一座城中之城,紫禁城的外圍又被一層皇城圍繞,天安門就是皇城的正南門,由天安門向北,是一條寬闊的皇家御道,經過端門,直通向皇宮的正南門,這就是午門,通常參觀故宮/故宮博物院都從午門前面的廣場購入場券進入,然後縱深向前直走參觀,穿過御花園出口就是對著景山了。
 
 

我參觀過故宮很多遍,都是沿著一般旅遊觀光的路線,午門是參觀故宮的必經之門,旅遊人仕都只是在城下而過,而城樓一般不會對外開放,因此,我未有登上午門城樓機會,在城樓上居高臨下,回望午門前的廣場,很有氣勢。這次卡地亞在午門城樓舉辦藝術珍寶展,使我有機會登上午門城樓展廳,一邊觀賞百年多前卡地亞的精品,一邊向外遠眺,觀景跟以前迴然不同。 
 

同行的台灣朋友,大部分是第一次踏足北京,當他們一進入午門,就叫著“推出午門斬首”戲劇中熟識的唸白。我曾看過有關紫禁城的資料書,對民間傳說和小說戲曲中常出現“推出午門斬首”的解說,實際上,紫禁城之內從不斬人,午門亦並非刑場,可見得這說法只是以訛傳訛,算是戲曲中表達的藝術之一。 
 

北京是我常到的地方,對旅遊熱點都較為熟悉,這趟我權充導遊,為初次來到故宮的朋友介紹。午門建於明永樂18(公元1420)在清朝年代曾經先後兩次重修過,午門有一個特點,它有五個門洞,不過從正面看,似乎只看到三個,實際上正面還有左右兩個掖門,一個面向西,另一個面向東,這兩個門洞分別向東向西伸進地台之中,再向北拐,從城台北面出去,因此,從午門的背面看,就有五個門洞了,所以就有“明三暗五”的說法。而中間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能進出,皇后只能在大婚時才可以進一次,而文武大臣由左側門出入,皇族親王自右門出入。而左右掖門平時是關著不開,只有當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才開放給文武百官由兩旁掖門進入。 
 

午門前面的廣場,是明清代皇帝“廷杖”和“獻俘”之處,“廷仗”就是皇帝對朝廷官員施行的一種懲罰,通常是冒犯了皇帝的官員就會遭到在午門前罰跪、打棍子,施行這樣的“廷杖”刑罰;而另一項是“獻俘”,就是皇帝在午門主持的受俘儀式,根據歷史的記載,皇帝主持受俘儀式的場面是非常隆重的。 
 

清乾隆皇就曾四次登上午門受俘,並寫過一首“午門受俘”的詩: 
 

雷霆申宿令,閶闔受新俘。詎乃恩全背,安能誅競捕? 緝兇新附奮,宥命舊奸瞿。白練陣班末,雙頑肆市衢。快晴天意順,大禮眾情愉。益切欽心鏡,永懷鞏帝國。 
 

從這首詩中就可以知道當時清乾隆皇帝在午門“受俘”時的情景了。 
 

除上面的兩種儀式外,午門前的廣場也是百官領受皇帝恩惠的場地,明朝每逢節令,百官就要集中在午門前,等待皇帝的賞賜食物,立春時被賜給春餅、端午賜粽子、腊八賜腊八粥等。清朝皇帝雖有類似的獎賞,場地就改為他處而不在午門前舉行。 
 

卡地亞展覽開幕儀式就在午門城樓下,一群旗手和鼓手一起舞起大旗和擂起大鼓,在一片鼓樂聲中宣佈展覽開始,午門城樓展廳陳列了“卡地亞”歷史精品346件,閃耀著城樓每一個角落,雖然從地面攀登上城樓有高而陡的梯級,但為了開開眼界,欣賞精品,獲邀出席的仕女們都不惜拖著漂亮禮服,小心翼翼地沿著紅地氈登上城樓展場。我也生怕把午門的資料弄錯,待回到房間後,再翻閱皇城的資料,來一次對紫禁城的溫故知新。 


 



卡地亞 展覽中的古董精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