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因西湖揚名天下,她是一顆自天堂落入人間的明珠,美景眾所周知,無論晴陰雨雪、春夏秋冬、朝霞晚暉,湖光山色美得如詩如畫,同時,她又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勝地。

我結束了杭州公務後,由於正逢桃紅柳綠的黃梅季節,便獨自來到西湖,感受此時的新綠之美,自僱搖櫓小船,暢遊西湖。搖櫓小船屬旅遊國營單位,遊湖一個半小時要價240元人民幣,船夫身兼搖櫓和導遊兩職,一邊划船一邊沿途細說「西湖十景」,吟唸白居易和蘇東坡兩位曾在杭州當過官的詩人關於杭州西湖的詩詞,訓練有素,使這趟遊湖之行平添不少詩意。









「萬株松樹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樓角漸移當路影,潮頭欲過滿江風。」

雖然未到夕陽西下,月上柳梢之時,但西湖霧色重重,濛濛細雨,湖水如鏡,讓我仿如置身於「山色空濛雨」嫵媚的山水畫中,領略「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鳥。何處黃鸝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湖中水鴨結伴同遊,蒼鷺天空任意飛翔,我正沉醉於這如夢似幻的仙景之中,卻突然被來自西方的報價電話驚破,真是大煞風景。








船夫時而在湖中指點再三,說明對岸是全長三公里的蘇堤,是西湖十景之首。蘇堤從南屏山麓直至棲霞嶺下,有六座拱橋連在堤上,堤上三步一桃,十步一柳,垂柳剛換上一身翠綠,桃花盛開,紫籐爭春,海棠、芙蓉吐艷。小船自遠而近,自壓堤橋孔穿過,我坐在船上,春風吹拂,儘管細雨打面,卻絲毫未影響我細賞「風吹新綠草牙坼,雨灑輕黃柳條濕」的無邊春色。







西湖外湖並未遠離城市的繁華,仍可耳聞人聲車聲,當進入內湖後,到了另一個西湖名景-「三潭印月」時,就遠離繁囂了。

我並未登上「小瀛州」島,只繞著湖中三座石塔轉,石塔高2米,如球形的塔身中空,在湖中鼎足而立,每個塔各有5個小圓孔,是當年蘇東坡的遺作。石塔在湖中800多年不倒,考證出古工匠的工藝是多麼神奇。船夫表示每年中秋月圓時,塔中小孔會點燃燈燭,外面貼上黃紙,15個月亮同時出現,加上天上皓月,倒映湖中的月影,連同自己心中一個,就共有十八個明月了。我插嘴說應該是32個才對,自洞孔透出15個,加上倒影,已有30個,連天上和湖面兩個,已足有32個,也不需要心裡藏著了。船夫低頭默數,無法及時反應過來。不過印證船夫的18個月亮之說,古人就流傳一句「明月映深潭,塔分一十八」。







內湖的一隅現在已是風帆的練習場地,奧運會時杭州出了一位水上運動金牌得主,掀起一股風帆水上運動之風。這天微風細雨下,仍看到不少彩色風帆漂浮湖上,為湖面添加色彩。



小船繼續划行,進入2005年才開放的小西湖生態湖區,一片自然山水,湖水清澈見底。此時春雨已停,岸上的垂柳桃樹,亭台樓閣,倒照在湖面上,我拍下來的照片,一時還很難分辨是景還是影呢!












生態湖區是百鳥園,船夫說季候鳥已屆換季時候,蒼鷺回來時,正是鶴群北移之際,若早一個星期來,群鳥易地而棲的場面更為壯觀,這次未能看到此情景,美中不足矣。

杭州也多養蠶人家,早有「絲綢之府」之稱,船夫把船划近古代絲綢大戶的專用碼頭,「絲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白居易兩句詩正好道出杭絲的高水準。忽然見到一身古裝疑是《白蛇傳》的男女主角出現,原來一對青年男女正在拍婚照,在美景前留下倩影。





不覺船夫已把小船靠回岸邊,喊一聲「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我才恍然夢醒,笑問一句「何日更重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