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曼尼亞(Tasmania)是澳洲最南端的大島,原來與澳洲大陸相連接,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期,融化冰川的大水淹蓋兩島之間,變成相隔兩島的巴斯海峽(Bass Strait),使塔斯曼尼亞與第二大城市墨爾本僅一水之隔。

我結束4天的墨爾本旅程後,立即轉飛塔斯曼尼亞的首府荷伯市(Hobart),旅遊公司老闆小揚早在機場恭候多時,馬上軀車前往列治文鎮(Richmond),在車上已急不及待向我細說島內情況。

塔斯曼尼亞的面積就是台灣和海南島的總和,共約6萬8千平方公里,地大人稀,全島人口約50萬人,荷伯市是最繁榮、人口最多的地方,也僅有20萬人,而華人只佔全塔島總人口的2%。途中所見,都是農莊和葡萄園,綠茵處處,牛羊群遍山野,跟英國的鄉村風光無異。

塔島資源非常豐富。首先是礦產:鋼、鋅、鐵、錫、鎢、煤一併俱全;其次是林木業,還有海產,其中三文魚產量僅次挪威,列世界第二位,還有龍蝦(Crayfish)、鮑魚、扇貝等等。

這些都是輸出國外,支持澳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商品。用來製藥的罌粟花是特許的種植場地,產量佔世界45%。中國從澳洲進口商品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前些日子因為澳洲政府拒絕讓中國企業參股澳洲鐵礦企業,中國為了還撃,限制龍蝦進口,龍蝦的價格就由一公斤80澳元急跌到20澳元,漁民喊苦連天。中國人喜愛啖食的鮑魚,在海邊可輕易看到,真是陸地、海上處處是寶,取之不竭,羨煞旁國。

200年前列治文鎮本是收容由雪梨轉介來的英國重犯,鎮內有煤礦,舊時就由犯人開採,這裡是一個古鎮,也是澳洲小麥的產地,小鎮還保留1837年建成、全澳洲最古老的天主教堂─聖約翰教堂(St. John Catholic Church)。教堂對開處有一條由犯人建造的五孔石拱橋,也是全澳洲最老古董的橋了。當日剛好是聖誕節假期,鎮內杳無人煙,寧靜清新,偶然見到兩位路人經過,我把他們攝進鏡頭,留下難得的街景。









然後我們經過跨海大橋,到荷伯市的最高點─威靈頓山(Mt. Wellington),站在山頂上觀看整個荷伯市。威靈頓山上是火山岩石,含鐵質,岩石奇特,岩石經過滄海桑田的巨大變遷。原來深海的海床由於地殼的上升而變成威靈頓山的石坡,如果沒有小揚的提示,我還以為是工人開山修路留下來的巨大碎石。













荷伯市是全澳洲第二古老的城市,僅次雪梨之後,原來的捕鯨船舊碼頭和倉庫,現在成為莎拉曼卡區(Salamanca Place)市集,集工藝品店、古董店、酒巴、餐廳等時尚區,每逢周六,人山人海,遊人和市民都在區內購物,把市集擠得水洩不通。因為正逢節日假期,這天水靜鵝飛,我們想找個方便地方都被拒之門外,連海邊的海鮮餐廳都高掛「免戰牌」,宣佈休息。晚餐我被迫在酒店room-service,還因為是假期,很多服務:包括房間整理、洗衣服等一概欠奉,要等到聖誕節日後(29日)才回復正常,拿他們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動手清理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