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觀看小企鵝“巡遊”,其實是看小企鵝回巢。

墨爾本市外菲利普島(Phillip Island)住上了上萬隻企鵝,企鵝體積細小,高約30公分,身呈藍色,被稱為藍企鵝,又叫神仙企鵝,所以中國人索性改稱這島為“企鵝島”。

老倪自市區開車約
2小時才到達菲利普島,進入島中央猶如是魚的腹部位置,我們在烏拉邁角海灘(Cape Woolamai)餐廳先進晚餐,繼而到海豹岩生態保護中心(The Nobbies Centre)隔海遙望海豹岩(Seal Rocks),其實保護中心離海豹岩距離遙遠,只能透過中心內的電子望遠鏡才可以看到岩上1萬多頭海豹(Fur Seal)的動態。可惜到達中心時已關館,只能望火山海豹岩而興嘆。老倪說如下次重來,最好搭船出海,靠近岩石就可以看到牠們逐浪嬉戲,跳躍翻滾的表情,這樣就會過足癮了。


當晚重頭戲就在黃昏日落時,我們到達菲利普島夏地海灘
(Summerland Beach)的小企鵝觀測中心(Little Penguin Watching Visitor Centre),一個詳細介紹小企鵝的生態展覽館。


中心每晚都預報會有多少隻小企鵝上岸回巢,當晚預計有
1900多隻上岸,時間是晚上92分。老倪是識途老馬,向我介紹小企鵝早已植入晶片,因此中心才能作出準確預報。


 

小企鵝是群居動物,每年產卵2次,每次產蛋兩只,孵化期約一個多月長,小企鵝的家長每天就成群結隊出海捕食,主要的食物是小魚和甲殼類生物,牠們能深入60多米的海中覓食,而把食物“儲存”在喉中,帶回巢穴,供雛鵝食用,夏地海灘就是藍企鵝的巢穴地,當晚我目睹小企鵝老少準時自巢穴走出來,迎接捕食回來的“大家長”。

說來真神奇,小企鵝聯群早出晚歸,準時上岸回家,列隊排陣大搖大擺地回巢穴,儼如訓練有素的“軍隊”,我和遊客都坐在離海灘有廿多公尺的觀賞區,摒息靜觀“巡遊”奇景,小企鵝有秩序地登岸,先由一頭探路,待判斷前面安全再招呼後面家族成員,仿如“兵團”陣勢,然後繼續上路回家,牠們是靠聲音來識別“自己人”,見到“巡遊兵團”有趣奇觀,又是一大樂事。不過這處嚴禁拍照,怕相機閃光會傷害小企鵝。澳洲同事替我合成了下面這楨照片,暨保護生態,又留下有趣回憶。 
 


在回酒店路程上,此時已夜幕低垂,當日剛好是農曆冬至,我正惦記著家人在圍爐吃湯圓,忽然抬頭見到皓月千里,高高掛在無際的天邊,襯著漆黑的原野,真是難得一見的夜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