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原是普通的一座姑蘇城外的石拱橋變成家喻戶曉的著名“楓橋”,就得拜讀唐代詩人張繼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句所賜,連在橋畔的寒山寺也增添了不少光彩。 
 

1980年我到此地一遊,這次舊地重遊,寺橋依舊,不過卻多了很多商業氣味,我印象中當年寒山寺旁平房很少,現在確是商舖林立,招牌橫額隨處可見,遊人眾多,寺內煙火鼎盛,一片喧嘩雜聲,與當年張繼的幽靜環境,已是一去不復見了。我在寒山寺門前等候拍照,都要候上十多分鐘,入寺拜神和遊人眾多的境況可見。 
 

寒山寺建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唐代高僧寒山當過寺主持,才因而得名為寒山寺,它距今已有1400多年,曾遭火燒毀過多次,最後在光緒年間再次重修,寺前的楓橋是一座古樸典雅的石拱橋,橫跨著古運河上。古時這裡是交通重鎮,楓橋正好是交通管道上的要沖,運河在夜間封鎖,來往官船只好在附近停泊登岸夜宿,而張繼詩中所說的古鐘,早已失傳,現在大雄寶殿保存的那口銅鐘,是日本人仕在1906年才捐贈的。 


 


走進寒山寺只見到到處進行修葺,不是擴建就是豎立新的牌坊,塵埃滿天,空氣污染,寺內大雄寶殿中都滿是善信,再內進就見到“普明寶塔”,塔高五層,是六角型重檐亭閣,可以讓遊人登上塔頂,俯瞰寒山楓橋景色,我未有登塔,只按塔下面指引,繞塔三匝,可消災解難;兩旁還鑄有一對銅獅,已被遊人摸到圓滑,我也把獅首撫摸一番,然後再到碑廊欣賞文徵明,唐寅等碑文殘片,寒山寺內設有“金色寶藏”,與北京的“文房一號”同屬機構,在寺內售賣“佛”緣法器。 
 

告別了寒山寺後,導遊帶我到名滿中外的蘇繡博物館,蘇繡早已聞名中外,有2000多年歷史。蘇繡技術精細,有接針、套針、纏針、鋪針等十多種繡法,它還有其“精細雅清”的地方特色,圖案秀麗,色彩典雅,針法活潑,製作精細。我喜歡雙面刺繡,在我辦公室就有擺設著“老虎”的雙面蘇繡,老虎神態傳神,目光銳利,毛髮精細,刺繡技術高超。 
 

我在博物館中也找到了精品,一幅墨線“觀音像”刺繡,非常精美,我覺得它屬精品之作,雖然博物館是國營單位,經理說現在生意不太好,原因是這類傳統工藝品不太受時下旅遊人仕喜愛,所以我只用了三折左右價錢購得。幾天後回到香港時,觀音刺繡早已收到了,它已成為我此行的蘇繡紀念品之一。
 

接著我又到絲織廠參觀,“蘇杭”絲綢齊名,養蠶縲絲都是兩地的絕活,我對絲綢展銷產品不感興趣,卻鍾情於他家的檀香木扇,我自己買到一柄“松鶴延年”的店內碩果僅存的一柄,經過多番唇舌議價,才有八折交易,我也買了多柄檀香木扇送予同事們作紀念品,分享我此行蘇州情趣。 
 

下次再到蘇州,得準備兩天一夜的行程,才可以遍遊蘇州古城、風景區和古典園林庭院三大特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