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海世博為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崑曲』,特地的舉辦文化演出劇目《牡丹亭》,當知道這消息,在到上海兩星期前,就拜託酒店幫忙購票,約好幾位在上海工作的台灣友好一同觀賞一場不一樣的特別版演出。  

 

去年在北京曾經看過一場令我難忘的皇家糧倉版《牡丹亭》,印象非常深刻,這次把演出舞台搬到朱家角課植園內,在園林實景中演出,穿著華麗古服的藝術家,配合幽怨的琴簫伴樂,聽著幽美的崑曲曲詞,彷彿把我們帶進了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戲曲世界裡。 

實景園林版《牡丹亭》由幾位熠熠藝術界巨星;華籍音樂家譚盾、有“崑曲王子”之稱的張軍和著名舞蹈家黃豆豆聯袂打造創造出來,光這幾位藝術家的名氣,已足夠號召力,再用園林實景作表演舞台,一新觀眾耳目。  


我與友寧、小胖夫婦、Emily一道自上海專程坐車約一小時才到達朱家角古鎮,當天上海氣溫高企33度,而當一抵埗,夕陽已西下,氣溫驟降,演出場地在課植園內,我們沿古漕運河,跨過石拱小橋,我們有點兒後悔未有提前到達,順便遊覽這個水鄉古鎮,錯過了坐搖櫓小船遊古代漕河,一瞻古鄉風貌。 

我們被領進水榭歌台第二排座位,與對岸的牡丹亭隔水相望,僅是50米湖水相隔,對岸以牡丹亭為主景,周圍佈滿幽幽竹林、柳樹、自然的山石、小橋流水,遠景還有亭台樓閣和樹林,未開場已被前面的美麗園景吸引著,約80多位觀眾不停取景拍照,因為坐位設在園林中,大家早有準備,全身均噴上蚊怕水,才不致成為蚊子的“襲擊”對象。  

當夜幕低垂,隨著一曲委婉悠長的序曲─《琴簫吟》,兩位音樂家分別泛舟吹著簫在我們面前漂過,另一位在園的一角奏起古琴,拉開了《牡丹亭》的序幕,我們都覺得很新鮮,而當第一幕《驚變》,劇中人杜麗娘與小婢春香遊園,兩位古裝美女在牡丹亭旁、芍藥欄、太湖石邊亮相,燈光配合得恰當,全場觀眾聚焦對岸,麗娘的扮相使大家眼前一亮,有驚艷之感。  


全劇分成四幕;《驚變》、《冥判》、《幽媾》和《回生》,比起原來的崑曲短得多,全場演出時間約一個半小時,估計是在現場實景園林,又難於預估天氣變化,倘若遇到天雨,就大煞風景了,而且朱家角離上海有一段距離,採用“濃縮迷你版”亦無傷大雅,主要把全劇精華之處全部演繹,張冉飾演的杜麗娘和張軍的柳夢梅,精湛的唱功和功架,把小姐和書生情意綿綿、卿卿我我,在太湖石邊,倆人相看儼然; “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花神擴持,玉惜香憐,緊相偎雲雨幸歡,慢廝連兩情繾綣。好處相逢無一言。”這一詩意情景,重現我的眼前。 

 













令人驚嚇的一場《冥判》,閻羅判官和一眾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出現,在陰暗的樹影下,一下子把大家嚇著了,友寧小姐都叫我不要照相,以免把“陰間”攝進相片中。話分兩回,《回生》一幕石道姑的出現,扮相和演出頗為搞笑,忽然間我們背後傳來兩記“悶雷”,我還以為是鼓聲配樂,後來經友寧、Emily說明才知道坐在我們後面有位觀眾仁兄“腸胃搞作”不適而已。 
 

湖水在燈光的照影下,倒照在靜靜的湖水上,互相輝影,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下,全劇結束,我的滿頭白髮被當地傳媒記者瞧上了,還追著上來跟我做訪問,我當然欣然接受,對實景園林版《牡丹亭》讚不絕口,大家在意猶未盡下乘車回上海市區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鄧予立 的頭像
    鄧予立

    鄧予立看世界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