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揚州停留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天半時間,老王為我安排的行程非常緊密,除必要的公務會議和應酬外,經過老王的悉心安排下,還能讓我擠出兩個多小時到揚州玉器博物館參觀。原來約好到博物館的時間因為上一個行程延誤了,到館的時間已遲了一個小時,幸好老王一早就關照好館長,特別為我們延長了關館時間,讓我們進內參觀。 















 

揚州玉器博物館是國內首家玉器博物館,剛在326日才隆重開館,數百件玉器精品穿越千年時空,充分展示了中華玉器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揚州美輪美奐的玉器工藝,該館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展館分為3部分;揚州古代玉器、揚州玉器工藝和現代揚州玉器工藝。
 

自古以來,揚州富甲天下,文化氣色相當高,一直是全國玉器銷售中心,隨著全國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盛世藏玉再度成為人們喜愛的藝術品,對玉石的興趣又趨濃厚,我就是其中的玉器愛好者,我相信玉器已開始走進人們生活中來,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展館內放置一個大的沙盤,介紹揚玉玉器的佈置地點和玉器遺址,其中揚州最古的玉器遺址就是在高郵"龍虯"莊,體現了中國紅山文化,是玉器工藝史上的一大發現,展館陳列了29件仿製的古玉,讓我們能了解揚州古玉文化,我覺得展品仍不夠多不夠充實,博物館看來有必要發動一次征集活動,推動揚州古玉文化,讓大家把流傳於世的古代玉器征集複製,更好地宣傳和推廣揚州玉文化。 
 

第二部分,展示了玉的原石;有翡翠、白玉、岫玉、水晶、瑪瑙等製作工藝材料,我奇怪為什麼連巴西水晶和一些加拿大岫玉、新西蘭的軟玉都列入玉的類別;接待我們的女經理解說;從廣義來說,玉石包括種類很廣,連礦石、晶石亦包含在內,這也使我增長了見識了。為了使人們了解玉器的製作過程,還設計了模擬的玉器製造的工場,使大家知道玉器製作的每一個程序。另外,仿製了一具古代工匠用的琢玉“車床”,當時工匠是用雙腳蹬踏,上下提動帶動“車床”上的旋轉輪盤來切割琢磨玉石,工程真是精細,當時的工匠是相當辛苦的,製成一件玉器並不是容易之事。要經過搗砂、研漿、通過金剛砂磨製玉器,才使一块原玉石材料變了模樣,最後還要為玉器拋光上亮,使其呈現玉色。這才體會到“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了。我還親自體現琢玉的操作,坐在仿古轉盤上試演一下。 
 

最後一部分就是展示現代玉器工藝大師的作品;原來一件鎮館之寶─翡翠《螳螂白菜》已運到上海世博會場,老王說他曾見過,作品的翡翠白菜的菜葉層層翻卷,尤如白菜剛在菜田上拔出來一樣,色澤和造型栩栩如生。我月底到上海世博會場時,一定要落足眼力,欣賞這件名作。 

 

我與老王在展館內流連忘返,我還不停在展銷館內搜羅心愛的玉器,結果相中了一對黃玉石獅,及一件仿古的加拿大岫玉製成的盛器,館經理特別關照,給我友誼價,使我興盡而返。我以前只知道是“緬甸玉 揚州工”,館經理的糾正後才知道揚州工名聞天下,不僅是對緬甸玉,而是世界所有的玉石,現在應該稱為“天下玉 揚州工”才正確。

  龍"" :qiú , ㄑㄧㄡˊ

     古代傳說中的有角的龍
   
     
,龍子有角者。從蟲,,俗字作“虯。

     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廣雅·釋魚》。

     , “雄有角,雌無角,龍子一角者蛟,兩角者虯,無角者螭也。”

     母龍曰蛟,子曰虯,其狀魚身如蛇尾,皮有珠。――《抱樸子》

     駕青虯兮驂白螭。――屈原《涉江》

     虯立(如虯龍般聳立。形容恣態驍勇矯健);虯虎(龍和虎。比喻英雄豪士);虯柱(雕繪虯龍的柱子);
     虯龍片甲(虯龍是罕見的動物,雖是一片鱗甲,也很難得。比喻貴重的物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