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年10月一部名為“蝸居”的長篇電視劇播出後,在國內社會引起了爭議,一時成為了爆紅的電視劇,這次我到北京,接送我回酒店的司機師傅在途中也問到我有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他說社會上傳聞了很多小道消息。

在劇中影射近年上海的官場新聞,其中人物和故事發展很像涉嫌貪腐的陳良宇和秦裕等上海高官,因此曾一度被要求對這劇進行複審,並曾禁播了一段時間,我想這也許是電視的一種宣傳手法,使該劇成為大家熱門追看的節目吧!

在北京四天,我馬上開動第一時間連續追看,“蝸居”。大概的故事內容是借一對姐妹花,先後大學畢業後,在社會的遭遇,穿插了當前國內房價飆升、居住難的社會問題。青年人畢業後即失業,到處碰壁的困境和反映國內官場的貪腐,官商勾結現象,釘子戶跟折遷風波等等。是近期國內電視劇較具現實的一部劇。

有些網民還把這“劇”評為2009年最好看的電視劇,認為是給觀眾帶來共鳴。劇中姐妹花郭海萍、郭海藻各有不同人生經歷,大姐郭海萍比妹妹大七歲,妹妹郭海藻大學畢業時,姐姐早已踏上社會,在一家日資商業機構上班,並已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小女兒出生後,姐姐渴望能擁有自己的住房,解決長期與女兒分開生活的境況,夫婦兩人除了設法節約儲蓄,還動員兩家的長輩出錢幫助,更要求妹妹與男友一起資助,雖然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自購房產在當前房價不斷飆升的大環境下,連付上房產首期都難湊足,是時下社會青年人共同面對的問題。結果,由於妹妹郭海藻為滿足姐姐一家的意願,搭上了政府的高官,走上了一條不道德的路,成為宋思明這位“劇”中市政府的秘書的情婦。官商勾結最終被揭發,有關連的人物受到應得的法律制裁。

故事的主旨是向觀眾傳遞了80-90年後的大學畢業生,國內擴大招生,到2004年後每年應屆的專科大學生達600萬人之多,本來提高教育水平、普及大學是興國之舉,但由於社會未能有足夠的配套安排,使到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離開校門後,要找都一份理想的工作並不是容易的事,加上大城市生活費高昂,更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容易產生社會新問題,造成社會分化。

“蝸居”裡兩姐妹也代表了兩種生活態度截然不同的青年,姐姐郭海萍為了實現她自己能繼續在大城市立足,努力自強,爭取機會,最後創造了自己的中文語言學校,開創了生活的前景;對比妹妹郭海藻,未能腳踏實地卻因走上了高官“小三”之路,成為“官商勾結”的犧牲品,受到社會的責備。

當然,“蝸居”劇中仍有很多爭議之處,現實社會中青年人要求自愛奮發;是青年人的主流,埋怨社會自暴自棄的只是一小部分。我覺得不妨多製作一些主題明確,對青年人具有教育激勵的電視劇會更有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