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剛在澳洲雪梨度過一個復活節假期,轉眼間已身處繁忙的日本東京,不難領會到「世界是平的」這個道理。

近年來在資訊、網絡的不斷發展下,金融服務業徹底打破了地域、時間、語言的界線,市場亦不容許我們停留在原地,如今,到處拓展業務已成為亨達集團的特色。

除了大陸及台灣外,日本、澳洲、歐洲、北美、南美等與公司業務有聯繫的地方,都是我與同事們經常前往的。隨著公司業務的開展,範圍可說是覆蓋了大半個地球及多種不同的語言區,包括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葡語等。

語言問題本就是公司向外開拓業務上的一大難題,不懂得多種語言又該如何溝通?幸好我們的市場定位是為華人服務,這個難題都能迎刃而解,因為我們有共同的語言可以溝通
普通話/國語。如此一來,我憑著一口港式國語就可以橫行天下了──正所謂「一語闖天涯」。

一直以來,中國內地稱為「普通話」,台灣則為「國語」,名稱雖然不同,內容基本上是一樣的。我在不同城市進行會議和演講時,有時會不小心搞混,例如在大陸講成「國語」,而在台灣則說成「普通話」,造成有些尷尬的場面。

「國語」的由來,是清雍正年間,將當時通用的官話命名為「國語」,確立其官方地位。至民國時期,則確定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漢語為國語,而後此名詞被台灣沿用並予以推廣。

至於「普通話」,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
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為了凸顯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避免將漢語凌駕於其他語言之上,所產生的稱法。

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以及旅居華人的增加,目前世界上已有超過六分之一的人口使用漢語,更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普通話
/國語當作第二語言,顯示中國文字、語言在世界的地位逐漸提高。

目前兩岸的關係正趨向密切,就我個人的看法,如果能將這個大家共同使用的語言,給予一個統一的稱呼,應能避免許多混亂與尷尬的情況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鄧予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